本报讯(记者张全录汪文汉通讯员苏庆丰王遥遥)28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的国际货运列车从襄阳北站开出。据介绍,该列车到达武汉吴家山站后将加挂在中欧班列(武汉)列车上,并于30日凌晨开往德国汉堡。这是襄阳市首次借力中欧班列(武汉),加速本地外向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上之前率先尝鲜的宜昌市,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已经顺利实现“一拖二”,为襄阳、宜昌市企业和品牌走出国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了解,去年3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三个片区共同组成国家级湖北自由贸易区,襄阳、宜昌市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因素,国际物流运输受到一定限制。武汉市则拥有公铁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优势较为明显。
去年11月20日上午,满载着宜昌特色农产品鲜柑橘、优质医用纱布、复合包装膜等产品的中欧班列从宜昌东站开出,在武汉中转加挂入中欧班列(武汉)后开往德国汉堡。
随着辐射面的逐步扩大和深入,中欧班列(武汉)也将如虎添翼。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今年已往返开行近百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实载率均位居全国开通中欧班列城市的前列。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