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三天,武汉动物园作为亲子家庭出游的热门选择,迎接游客近6万人次。不少市民游玩时惊喜地发现,园内沿线的行道树上竟出现了憨态可掬的动物形象:小浣熊、金丝猴、长颈鹿……动物形象多达20余种,引得游人纷纷留影,直呼可爱!
就地取材妙笔生花
树上新“添”小动物
还未进入武汉动物园,门前几棵大树上的小动物便吸引了眼球,栩栩如生的图画十分惹人喜爱。越往里走越多惊喜:各种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小动物生龙活虎地“趴”在树上,有的在树洞里,有的躲在树干下。园内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增加游客游览的趣味性,动物园大门、林荫大道、金丝猴馆、鹿苑、火烈鸟馆、狮虎山附近的大树上均设计了树画图案,这些图案多是利用大树原本脱皮或是长结的地方,用油彩画改造而成。
一步一景整体改造
人与自然巧入镜
树画一步一景,部分动物馆舍也在加紧墙体改造,率先亮相的是袋鼠馆和长颈鹿馆。记者在现场看到,袋鼠馆改造已基本完成,墙面被设计成立体色块,透过两面玻璃窗可近距离观察馆舍内的袋鼠,市民与墙绘合影的同时,偶尔会遇上好奇的袋鼠入镜。
对面的长颈鹿馆也在进行整体改造。负责本次墙面改造工作的熙然全顺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张浩透露,长颈鹿馆是本次改造最重头的馆舍之一,210平方米的墙面将用大型3D立体画的形式,展现非洲大草原上的苍莽绿带以及蓝天白云的震撼景象。改造后的长颈鹿馆将于国庆期间与市民见面。
链接
首批改造工程
国庆亮相
早在今年7月,武汉动物园便着手准备动物馆舍焕新和园区内的形象改造,通过对墙体、树木、互动设施、游览地图等内容进行动物主题的氛围营造,让孩子们更能亲近、了解动物。目前,园内主干道树木及袋鼠馆、长颈鹿馆将作为首批改造工程于国庆期间完工,后期还将有更多大型动物场馆投入改造。
记者彭毓颖通讯员陈立云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