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到4月1日,武汉轮渡编号中的三条航线将停航。其中,最让武汉人不舍的是王家巷轮渡码头的挥手作别。26日,这里发出了最后一班轮渡。
这些轮渡航线的停运,是为了配合长江、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是岸线客运码头整体优化改造升级的一部分。
武汉人舍不得老码头,这种感情可以理解,值得珍视。历史上,江边林立的码头,曾在一个时期内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造就了“货到汉口活”的传奇。无数老武汉人,在王家巷码头上下,坐着轮渡往返于长江两岸。它不仅是居民过江通勤的必需,更是汉正街商业勃兴,进而成为“天下第一街”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长江上十余座大桥飞架,新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通达世界,对码头再不舍,武汉人也很少真正使用老码头了。另一方面,老旧的码头设施,成为长江生态的阻碍者。情感上再怀旧,武汉人也承认,码头的消失,是城市形象提升的必然选择,是保护长江生态的必然选择。
老码头的退场,将以一江清水赋予老码头新的生命力。城市越来越发达,长江不必再担负繁重的功能,终于可以恢复其自然的容颜。诗歌散文里长江画卷将一步步走出书本,来到我们眼前。
杨京
(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