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号子吼出老汉口码头工人力量
2017-01-02 19:33: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王莹通讯员艾歌)“同志们啊,加把劲!嘿哟荷……”昨天,在2016年硚口区宝丰地区优秀文艺团队才艺展演上,作为宝丰街祥和社区的保留节目,舞台上又一次响起了整齐响亮的“汉口码头号子”。

舞台上,二十余位来自祥和社区的居民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脖子上挂着毛巾,打扮成工人模样。他们表演没有伴奏与配乐,全靠嗓子发音,但是却异常整齐,整个表演恢弘大气,充满力量,让台下观众大呼过瘾。

领唱的熊建生1974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码头工人。他介绍,劳动号子起源于清乾隆年间,那时候的武汉码头多,负责挑货物的码头工人创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劳动号子。2005年,汉口码头号子申报非遗,次年即被列入武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熊建生成为传承人之一。

熊建生说,虽然现在没有码头工人了,但码头号子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舞台演出的形式传承了下来。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可以自己填词。例如《毛主席号召我支农》《龙舟舞动中国风》等。

熊建生所在的祥和社区是武汉老码头工人的聚居地,社区里有几百人都能唱上一两句,精通劳动号子的也有30多名。

宝丰街社区文体活动服务中心主任潘武江介绍,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中心定期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同时积极向外推介,提供了众多登台表演的机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