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一天,患晚期肺癌癌痛不止的陈亮(化名)转院到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在心理治疗师的催眠下,他完整地睡了10分钟。一旁的妻子流下激动的泪水:“这一年来,他从没像今天这样酣睡过。”
睡个好觉成了他的最大奢望
陈亮是一位经常出海的老船长。3年前,50岁的他被查出患有肺癌。尽管做了靶向治疗,可去年年初,陈亮的病情还是进入了肺癌晚期。
从叱咤大海的船长,到身患绝症的病人,陈亮很难接受这个转变。“前两年他晚上还能睡得着,今年就不行了。”陈亮的妻子张女士前天说。
由于癌细胞扩散,睡个好觉成了陈亮最大的奢望,因为实在太疼了,任何止疼方法都没有用。加上胸腔积水,他呼吸都成问题,没法平躺,晚上睡觉只能半靠着枕头,一年来他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心理治疗师催眠让他呼呼睡着
去年12月初,陈亮病情继续恶化,张女士将他转到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入院后,护士长成芳给他做了一个心理评估,发现他需要心理干预。
随后,心理治疗师杜老师开始对着躺在病床上的陈亮舒缓地道来:“您就是这个大船的船长,你给港口命个名,我们就是去那里。接下来,我邀请你把身体逐步放松下来……您想象有100个数字,他们是沙子,一阵风吹来,慢慢散去。99、98、97……”随着数字越来越小,陈亮呼呼地睡着了。
“很好,我看到你这艘船平稳地前进,那个港口越来越清晰,那里有海浪、沙滩、美食……人生就是一次航行,现在是时候该好好休息了……”伴随着鼾声,杜老师的语调十分平稳。
10分钟后,护士进来给其他患者换药,陈亮醒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感觉腹胀感不是那么强烈,好像自己在一个圆盒子里,很轻松,迷迷糊糊地睡了。”
“对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成芳告诉记者,1年前,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成立了舒缓疗护小组,“只有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让患者感到平静、祥和。”记者伍伟王恺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