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中信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
起了个名字叫忆罗
结果刚好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上海到东北的交通站被破坏了,人都被抓起来了,这样我母亲就回不去了。当时我父亲告诉她,如果你能在上海接到关系,你马上过来,跟我一块儿去哈东,我们打游击去,但这条路我母亲没走通。第二种,他告诉我母亲,可能10年、15年,我们才会再重逢。我父亲有一个估算,至于他怎么估算出来的这个10年、15年,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第三种,他说这次分离也可能是永别,但是他最后鼓励我母亲,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坚持信念,哪怕牺牲,一定不能在这方面有任何动摇,就是这三种可能。
我父亲到我母亲这儿还不能过夜,他抱起了弟弟,抚摸着我。对我弟弟来讲,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父亲,也是最后一次。这时候有一个女同志,就来跟我父亲送关系。告诉他到什么地方、找什么人、有什么暗号,等等。这个女同志给他送关系的时候,就告诉我父亲,她说罗登贤同志在1933年年底牺牲了,牺牲在雨花台。
我父母亲两个人没有为个人的离别掉过眼泪,而为罗登贤的牺牲掉眼泪了。这时候我母亲也提出来,要给我起个大名,因为我的小名叫囡囡,大家都是这么喊我的。但是起这个大名,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起了名字以后,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咱们俩有一个人活着,只要孩子活着,都可能找到孩子。那么刚好受到罗登贤牺牲的这种刺激,就起了个名字叫忆罗,以此来纪念和缅怀他。
我父母亲,就是这么分开了。后来我母亲带我回到老家以后,她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样回到东北,还要到抗日斗争的第一线去。虽然南方也是逐渐地被日本人占领了,但是日本人对南方的那个占领策略,跟东北的不一样,在东北是烧杀,搞三光政策,完全把东北作为殖民地。日本军队到了南方以后兵力不足,它不可能控制每个地方,所以才搞“大东亚共荣圈”,我印象里头到处都是贴的那些东西,这是一种“以华治华”的办法,日本人在南方就是掌握战略要地。
刚好这个时候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上海到东北的军委交通站就被破坏了,交通站的人都被抓起来了,这样我母亲就回不去了。这个时候我母亲说她成了孤雁了,因为失掉了党的关系,她就失掉了一切。但是我母亲就是一个信念,要恢复她的共产党员的身份。通过我们的抗日武装,把她再送回东北。
所以我们母女两个,说实在的,这日子很难过。她遇到了一些冷落,遇到好多困难,找组织找不到,有时候也把气出在我身上。我有记忆开始,母亲就一直告诉我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她不能讲他现在抗日,因为我们也是敌占区。
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