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光
前些日子,上海和武汉的两对夫妻档朋友给我发来微信,都说不离婚了。他们的孩子也给我发来微信,说爸妈们不离婚了,他俩已决定结婚。武汉朋友的儿子和上海朋友的女儿是大学同学,相恋几年却一直未拿证,原因是双方父母都在闹离婚,他俩都不愿成为单亲家庭,更不愿婚后不是缺岳父缺公公就是缺岳母缺婆婆。这下好啦,云开日出,皆大欢喜。
上海朋友那边,男的生活粗枝大叶,不修边幅,懒于收捡。女的生活精益求精,爱打扮爱整洁,要求家里的物品摆放“横看成岭侧成峰”。两口子互相埋怨,最后一纸离婚状上了法庭。在法庭调解会上,她们的女儿语出惊人:现在兴找最大公约数,连两岸都找到了“九二”共识,难道你们就找不到吗?我看,你们找到最大公约数就会理解和包容,习惯向习惯靠拢。两口子近四十岁才得此女,从小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当成“小棉袄”,没想到如今学业有成说话掷地有声,简直就像春雷一样把他们震醒。
武汉朋友这边,男的爱跳舞,女的爱打麻将,晚上各玩各的。久而久之,两口子互相猜疑对方有“情况”,甚至捕风捉影相互跟踪,弄得夫妻像敌人,说等儿子结婚后他们就离婚。受女友劝父母的方法启发,他把分居的父母约到一起,一字一板地劝:抗战时期,连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坐下来找到了“共同抗日”的最大公约数,何况你们本是一家人,更应找得出。你们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就是要互信,要心向心靠拢。两口子听着听着,忽然觉得小伢管大人的事管得在理。
找最大公约数就是求同存异,是个很好的思想方法,大到国是小到百姓生活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