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
下雨天没带伞要报警,孩子不服管教要报警,身体不适睡不着觉也要报警……浙江的110接警中心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奇葩的报警内容,令人哭笑不得。记者从浙江省公安厅获悉,2017年浙江省公安110报警服务台将改革勤务机制,不再受理非警务业务。
“有困难找110”,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广泛共识,这必然会造成很多无效警情,挤占了紧张的警务资源。去年,浙江省公安机关共接各类报警2571余万起,其中无效报警就多达1307万起,占接警总量的近一半。像井盖丢了、有人摔倒、超市买到假货等等,都属于该类无效警情。
然而,井盖丢了则应该找城管部门,有人摔倒则应该拨打“120”,超市买到假货则应该找工商部门等等。类似的警情涌入“110”,虽然无效,但同样也是诉求。这不是个人故意为之,而是没有通过其他渠道予以解决。如何让无效警情找到合理的纾解渠道,显然至关重要。
由此,一方面应该完善和健全恶意谎报警情的追责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对恶意骚扰式的警情给予严厉处理和打击。另一方面,则应该畅通群众救助服务的专门渠道,给无效警情“另辟蹊径”,确保民众的所有困难都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无效警情的处理,应当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告知民众哪些情况可以报警,哪些情况属于其他部门和单位处理,从“有困难找警察”,到““该找谁就找谁””。其他的职能部门更应该多些责任和担当,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让无效警情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
浙江省公安110报警服务台不再受理非警务业务。能够避免警务资源浪费,确保警务资源用在“刀刃”上。与此同时,应该强化配套工作的完善和跟进,多方面畅通群众诉求的反映通道,从而真正减少无效警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