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
跟着女儿重温课堂里的童年时光,这几乎成了我们每周约定的快乐时光。时常我会有意无意把一些人生道理间接灌输给女儿。
那天,我们出发早,一路闲悠悠地说着话,议论今天写什么题目。突然,从我们身边晃过一位菜农,菜农骑着加了马达的自行车,双脚屈在单车双横档上,嘴上叼着烟,车后架双侧坠着沉沉的六只大菜筐,就像一位杂技表演者,颤悠悠有点失重地在我们前面不远处忽远忽近。我为他捏了一把汗,便提醒女儿注意,让她观察后告诉我体会。她说那位大叔违反交通规则了,开着改装车上非机动车道当心交警抓。我说换个角度,不说这个。女儿想了想说,他的车轮那么小,夹在两大筐菜中间,弄不好会失去平衡栽跟头的。我说还有呢?女儿“嗯”了一下,说想不起了。我说如果让你卖菜你干不干?她答,才不呢。“为什么不呢?”“卖菜又累又苦,还得起早摸黑。也赚不了多少钱。”
也许你会以为我顺着话茬训女儿要多用功读好书,今后不做卖菜农。其实不然,我的父辈也曾经是农民。为什么要否定他们的劳动呢。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吃什么?尽管他们有着不易改变的痼疾,比如不守规则,但就他们的辛勤付出与廉价报酬相比,我们又怎能太过于苟求呢。女儿最后还是选择不愿意做菜农,太辛苦了。而我只能告诉她,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就像我们希望他们变得更文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