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祁燕
国内对待紧急避孕药的态度截然分为“两派”:一派把紧急避孕药看成“恶魔”、“洪水猛兽”,认为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大得不得了,必须取消其非处方药的资格,应该由医生严格开处方,控制该药使用量;另一派多为年轻朋友,把紧急避孕药看成“救命稻草”,平时不避孕或不好好避孕,发生“意外”就去靠这个救命稻草,完全不知道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效果远远不如常规避孕方法。
那么,紧急避孕药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怎样的?
女子服紧急避孕药仍可“中招”
“医生,我事后第二天就补吃了紧急避孕药,为什么平时准时的月经还是没来?”情人节后连着数天,江城多家医院妇产科门诊前,咨询紧急避孕药的女性多了不少,她们很疑惑为啥月经不再按时造访,担心避孕已经失败。
25岁的罗莉(化名)前两天不停用早孕试纸试了好几次,一会看到仿佛有两道杠,一会又觉得没有,终于决定去医院抽血查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虽然一切正常,却还是难平她心里的疑惑:平时准时报到的月经,拖了快一周了,居然还没来。
武昌医院妇产科主任熊丽解释道,紧急避孕药只要在规定的72小时内服用,一般来说,有效率可达80%以上,这说明它妊娠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由于它属于激素类药物,会导致月经推迟是正常的,有的人提前或延迟,量多或减少,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所以绝对不能长期多频次服用。
门诊上常碰到这样的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提前或推后,详细追问才会告诉医生曾口服紧急避孕药史,甚至一段时间内多次服用。当告知她们要首先排除妊娠时,她们就非常不高兴,“我都吃了紧急避孕药了,怎么可能还会怀孕?”最后待一张HCG阳性单子摆在面前,才使她们措手不及。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如果B超单子提示是宫外孕,弄不好一条输卵管都得切了。”熊主任表示。
紧急避孕药遇节销量见增
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每逢节日药店里的避孕药,尤其是紧急避孕药的销量有了明显增长。航空路一家药店吴经理介绍,节后第二天一早,就有顾客直奔计生柜台购买紧急避孕药,相关产品销量比平时增长一倍甚至两倍。
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常见的紧急避孕药有两种,一种是含大剂量的孕激素,另一种通过拮抗孕激素起效。
如第一种左炔诺孕酮,剂量可达口服短效避孕药的5倍至10倍。代表药是毓婷和金毓婷,不要以为它们不是一种药,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其实它们属同一种,连续服用,药效都在蓄积。
大剂量的孕激素可迅速抑制排卵,使宫颈粘液变粘稠,阻止精子通过;此外它还能影响子宫内膜,阻止受精卵着床,通过这些效应的共同作用防止怀孕。
另一种通过拮抗孕激素发挥作用的米非司酮,可阻止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从而防止妊娠。虽然其剂量很小,副作用较轻,也不宜频繁服用。
“很多女性很关心,若服用避孕药后失败而怀上的孩子,还能不能要?”熊丽介绍,紧急避孕药还存在20%的怀孕概率,如果服药后没能成功抑制卵巢排卵,没能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也没能拦截住受精卵着床的话,根据早孕期“全或无”的理论,这时若怀上宝宝没有流产,完全是可以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