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定为斩监候
虽然震怒,但对此案,乾隆心中也很是忧虑,因为高云从目前所供出的大臣,都是位高权重的大员。若再追究下去,恐怕牵涉的大臣会更多。案发七天之后,高云从即被斩首,乾隆以此告诉大臣们,他不想追究下去,“朕不屑因此遽兴大狱”。
此案发生后,牵涉的大臣如观保、蒋赐棨、吴坛、倪承宽等人,都被革职,交给军机大臣舒赫德查办。
在重要案件上,军机处能越过刑部,取得法律执行权。
军机处审理案件,一是由军机大臣单独审讯,被审者押到内务府公所或步军统领衙门内接受审问。另一种则由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讯。此案涉及的都是当朝大员,故而交给军机大臣来处理。舒赫德在军机处资格最老,他是军机处创设之后的第一个军机章京,为人精明强干,对时局常有独到见解。但舒赫德锋芒毕露,不懂韬光养晦,官场人送外号“铁汉”。因为敢于发表意见,吃了不少苦头。
向来敢言的舒赫德,此次却因为没有上奏,而被乾隆一通责骂:“平日里你经常上奏,是非不断。现在入了军机处一年多,于敏中与太监结交的事情你肯定知道,却一直隐瞒不报,请你清夜自思,良心安在?”
舒赫德很是郁闷,自己并未与高云从结交,也不知晓于敏中与太监结交,却平白无故地被皇帝骂了一顿,只好卖力审案以求赎过了。但舒赫德审案时也很头痛,因为被审的都是一、二品大员,依照礼制,对于一、二品大员不能动用大刑。
四名涉及打探“道府记载”的大员也一口咬定,称未曾与高云从有过交往。舒赫德无奈,就将皮球踢给了乾隆,问他怎么处理,是不是该大刑伺候?
乾隆也很矛盾,一旦用刑,打得血肉横飞,伤了大员的体面不说,如果这四人还是一口咬定没有与太监交往,岂不是丢了自己的脸么。思前想后,乾隆给出的处理意见是,参照高云从被处决的先例,依法处理。乾隆的台词很明显,就是处死这几人。不过因为与太监交往就处死四名大臣,却是过于严苛了,必然让朝野内外大臣寒心。乾隆也明白于此,故而埋下了伏笔,就看舒赫德会不会领会了。
伏笔乃是,不久就是乾隆的万寿节,照例是不能杀人的。舒赫德果然聪明,他会同刑部,急匆匆地将观保、蒋赐棨、吴坛、倪承宽等四人定为斩监候。舒赫德的意思很明显,也就是拖到万寿节之后,再等乾隆开恩饶四人一命。
乾隆看了舒赫德的处理意见,心中一笑,但还是板起脸来警告舒赫德:“你的鬼主意,朕洞然于心。你将四人判为斩候,以待朕加恩宽恕,你以为朕不明白?朕岂是汉献帝、明神宗这样能轻易被臣下蒙蔽的人吗?”话虽如此,几个大臣的命还是被保了下来。
袁灿兴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