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演,有人听,挺好的
2017-03-01 06:12:00 来源:武汉晚报

冯翔(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黄丽娟)武汉除了有摇滚演出现场VOX,现在又多了一个汉派民谣基地。昨天,武汉音乐人冯翔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他打造的民谣社已经正式揭牌,以后将会定期不定期的举行民谣音乐会和分享会,“让更多唱民谣的人来这里集合,有人演,有人听,挺好的。”

冯翔透露,他在“老友记”驻场已两年多,也认识了一批热爱民谣的朋友。从创作第一首方言民谣《汉阳门花园》开始,冯翔也陆续有好多作品诞生,他也发现:身边唱民谣的人很多,也有很多好的作品。

虽然被封为“汉派民谣创始人”,但是冯翔表示,“汉不汉派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让更多的人来创作关于武汉方言的歌曲、创作关于武汉这座城市和生活的歌曲。”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做一个汉派民谣基地,让更多武汉唱民谣、喜欢武汉方言的人来这里集合、交流。

就在2月25日,一场关于“民谣地图”的演出在武汉剧院举行,全场满座,一票难求。50岁的冯翔在舞台上谈论他的简单理想,就是能够有演出、有人欣赏。演出结束后,陈鸿宇、晓月老板、房东与猫都集合在老友记民谣社,见证了汉派民谣基地的揭牌仪式。

谈及汉派民谣基地以后的运营,冯翔用了4个字——“任重道远”。冯翔说,北京有“蜗牛的家”,成都有“小酒馆”,西安有“在路上”,“只要大家想听民谣、想听一点小众音乐,就会想去这么一个地方。”但是这些演出场所,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运营下去,“成都的‘小酒馆’,老板让各种艺人上台演出,还做了好多推广工作寻找观众。所有卖票的收入都给了艺人,自己只赚点酒水费来维持酒馆运营。”

冯翔表示,汉派民谣社肯定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养,“老友记以前就是酒吧,可能老板还能赚点钱,但是改成民谣基地后,门票收入等演出费会给来演出的艺人,酒水收入就是维持基本的运营。”

接下来,冯翔表示民谣社将会举行不定期的民谣分享会、各种关于音乐的小讲堂,“就算是收费,门票票价也会非常便宜”。最近的一期活动准备做民谣音乐会,“地方很小,来的听众会让他们都席地而坐,静静地听,静静地分享。大家先过来玩,听我和朋友们唱。”不管怎样,冯翔想将打造“汉派民谣基地”这样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在武汉,营造这样一种音乐的氛围很重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