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花10亿打造“芯国货”
2017-03-03 05:05: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记者章胜

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小米成为全球范围内同时具备生产芯片和手机能力的第四家企业。2月28日,小米公司在京发布定位中高端的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并宣布该芯片已顺利量产,而搭载这款芯片的小米5C手机更是在今天上市。

“自造芯片”意味着小米已经踏入手机制造业“深区”。小米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兼CEO雷军表示,处理器芯片是手机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小米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要在核心技术上有自主权,公司才能走得远。

芯片制造花钱无数

雷军却还要“谢天谢地”

众所周知,芯片是手机的“心脏”,更是整个国家“工业粮草”,芯片技术也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1月到10月,中国仅在进口芯片上就花费了1.2万亿元。但芯片设计与制造,往往被形容为“九死一生”。以华为如今出货量已经过亿的海思麒麟芯片为例,从2004布局芯片研发制造,到2014年才实现大规模商用,华为花了10年。

“小米前后花费28个月,只花费了10亿元的‘起步价’。”发布会上,雷军笑称当初自己打算做芯片时,业内专家曾经告诉过他做芯片的“代价”——保守估计是10亿元起步,10年后再看有无结果……

如今“澎湃S1”上市,雷军惊呼“谢天谢地”,他表示:“一次就做成功,当自己第一次拿着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时,内心澎湃,这是首款芯片为何叫‘澎湃’的原因。”

中国芯片制造

引入互联网思维

撇开运气,小米首次投入芯片制造便成功,其优势何在?雷军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小米自研芯片成功的关键。“我们有上亿的手机用户,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需求,做手机芯片,可以更好的软硬结合,这也是互联网开发模式,将用户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在芯片层实现。”

雷军表示:“如果是独立芯片厂商,很难说服手机厂商拿着你测试版的图纸就开始研发终端产品,而纯芯片团队其实有时候不知道手机公司到底要什么,既做芯片,又做整机,两者结合,为小米节省了不少时间。”

据了解,作为一家互联网手机厂商,小米也一直深切感受着手机芯片之痛。早在2014年,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就在内部会议上提出了公司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小米要拥有自己的芯片。

“手机行业下半场进入淘汰赛阶段,大家都需要在核心技术上突破。”雷军透露,除了研发芯片,小米还在研究屏幕、相机等在内的多个核心器件,“在屏幕设计和相机上都有非常多的专利,小米去年一年申请了7000项专利,未来三到四年,小米手中的专利就会超过1万项。”

A

雷军手持搭载“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

B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