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病
2017-03-05 02:55:00 来源:武汉晚报

鲍海英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在心理上很不健康,“疑心病”很重,怕手下造反,所以他不仅大开杀戒,而且还从文化上任意曲解和胡乱剖析字词,推行文字狱。以往的朝代虽然也有文字狱,但却没有作为一种惯例或是制度长期悬在文化人头上,直到朱元璋时期,文字狱正式列入诏狱(锦衣卫设的监狱)的一种。文字的含义不在客观的意义,而在当权者的主观解释。说得简单点,就是当权者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荒诞的逻辑推理,把两件压根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然后就判定有罪!

文字狱的盛行,让文化人如履薄冰。在明朝前,“原来”这个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的意思。如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元”。改为“原”后意义反而不明。为何改动?原来,朱元璋一看到“元来”就心神不安,“元来”暗含“元朝回来”之意呀。于是他诏令“原来”通行天下。“元来”从此绝迹,后来,本当是“元始社会”的也成了“原始社会”。

其实他也知道,这些文字并不一定真有那个意思,但是朱元璋心里也没底,因此总觉得所有文字的背后都有可能暗藏着数不清的挖苦、挪揄、讥讽或预示。如果确被冤杀,他就当是一种震慑,由此导致了明朝文字狱的盛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