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听《牡丹亭》边学“听”昆曲
2017-03-05 02:56: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钟磬如通讯员陈默)你会听昆曲吗?昨天下午,这一古老的剧种音乐响彻武汉图书馆二楼报告厅,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音乐总监、昆曲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孙建安做客武汉“名家论坛”,带来一场名为“如何欣赏昆曲音乐”的讲座,他以《牡丹亭》和《长生殿》为例,通过一段段经典的昆曲赏析,串联起昆曲的唱腔、演奏等方面的知识讲解,煞是有趣。

孙建安提到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现象:如果关掉声音,光看画面是无法准确分辨出电视里演的哪个戏曲种类,而听到戏曲的伴奏则可以。“所以说,音乐是区别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

“昆曲音乐是以南曲和北曲的曲辞文体为依托的曲牌体音乐,文字与唱腔相互依存、无可分割。”孙建安介绍,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昆曲是“水磨腔”,旋律细腻委婉,唱法讲究咬字、归音、气息运用等,风格典雅缠绵。

昆曲有着内在节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有味道”,唱腔音乐的最大特点和审美价值是“依字行腔”,必须以唱词字音的四声音调为旋律走向,“而且同一个唱段,不同的演员来唱,韵味大不一样。”

南北合套是昆曲的特点之一,孙建安说,当昆曲表演中或遇到戏剧场景转换时、剧情发生剧烈冲突时、或人物内心发生不同变化时,常常采用“南北合套”这种独特的曲牌组合形式来营造和渲染戏剧气氛。或阴柔或阳刚、或舒缓或激越。一南一北,速度、情绪、结构调式都发生变换,妙趣横生。

记者熊波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