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红色女特工5
2017-03-07 06:49:00 来源:武汉晚报

革命伴侣牺牲

可能正是这个鉴定,成为一年后调我到中央工作的渊源吧!

1928年1月间,希俨接到中央的调令,立即到赣西南地区去兼任特委书记,领导当地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吴德峰同志与他同行。希俨本是一介书生,只会拿笔杆子,文章写得很漂亮。如今要他投笔从戎,去做领导农民和军队的工作,虽然他完全是外行,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无条件地服从中央的命令。

当时我已分娩,生下杰儿只有三天,自然不能随他一起走。在南昌医院依依惜别之际,他低声嘱咐我:“如果到那边工作开展顺利,到时候就会派人来接你和孩子一起去团聚;如果万一有不测,就通过你的父母再转告我的父母,把孩子接回黄梅老家去抚养,长大了好继续革命。我们是革命的伴侣,党叫做啥就做啥,千万保重。”

我只是含泪低头听他的惜别叮咛。我把他所嘱咐的话牢记心头,继续留在省委地下机关安心工作,同时又冀盼早日能再与他团聚。

七个月后,令人难过的消息接踵而至。先是陈潭秋夫妇奉中央之命,要调到上海的中央组织部工作;不久饶漱石又告诉我希俨已经壮烈牺牲的噩耗。他说:“潭秋同志隐瞒希俨已经牺牲的消息是不太对的……”

我猛然间听到这样的话,简直惊呆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强忍悲伤回来问潭秋和虔直同志,他们这才对我说出实情:1928年5月间,希俨率农民武装攻打万安县城时,不幸壮烈牺牲。虽然他们早已得知,但考虑到我产后多病,身体不好,怕我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一巨大打击,便决定暂时隐瞒,不让我知道,想找适当的时候再告诉我。如今中央下令要调他俩去上海工作,正想在分别前对我说明真相。

我的悲痛是可想而知的,虽然早就明白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道理,并且也有思想准备,但事情突然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怎能承受?我既为敬佩的良师益友和亲密的革命伴侣希俨的牺牲无限悲哀,又舍不得一直像大哥哥、大姐姐一般对我热情辅导、爱护备至的潭秋夫妇的调走,真正是生离死别,悲恸不已。但在当时地下工作的环境里,是不能公开为希俨设立灵位、放声地哀号痛哭的,只能在深夜里独自默默饮泣,点点热泪滴在还浑然不知自己已永远失去了父亲的遗孤身上。

潭秋夫妇是知悉希俨临别前对我的嘱咐的,安慰我说:“你们虽是亲密的革命伴侣,但如今应该节哀,你绝不能过于悲伤,损坏了自己的身体,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实现希俨的遗愿,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现在孩子还没有满周岁,待他断了奶后,慢慢设法让你的父母来接孩子回去,再转交给黄梅宛家,使孩子在祖父母的抚养下平安地成长,你也可以无后顾之忧地继续为党工作……”

黄慕兰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