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二百年39
2017-03-13 09:30:00 来源:武汉晚报

39

应对危局的方法就是拖延

王鼎被挖掘出来后,开始被重用,在各地负责清查大案,清理芦盐弊端,治理黄河决口,政绩累累。与王鼎相比,初出茅庐的穆彰阿资历、政绩都还不够。但穆彰阿的优势是年轻,他比王鼎小十四岁,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满人。作为最年轻的军机大臣,穆彰阿被派往各地,处理地方上大事。

道光十五年,曹振镛病逝。暂以文孚为首席军机大臣,潘世恩位列第二,穆彰阿第三、王鼎则为第四。文孚做到了首席军机大臣,在内阁又升到了文渊阁大学士,仕途履历上堪为完美。不想刚做首席军机大臣没多久,文孚就被派去山东查案,一路上鞍车操劳,案件却没有查好,还被道光下旨处分。

年迈的文孚一看,官已经做到最大了,再没奔头了,自己身体又不好,做首席军机大臣这么辛苦,不如辞掉算了。过了几天,文孚就以“耳聋健忘”为由,申请辞去首席军机大臣一职。看着老臣疲惫的面孔,道光无奈,只好允许他辞去首席军机大臣,以内阁大学士管理吏部事务。此后文孚又称“耳聋头晕”,恐耽误公事,辞去一切职务。文孚辞职后,退休回家不到一年也就故去。

文孚一走,依资历名望,潘世恩理所当然地被提升为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排名上升到了第二。《郎潜纪闻》称潘世恩为三百年第一福气中人,认为有清一代,所有的荣耀之事,他都碰上了,且富贵高寿,后世子孙文章也做得好。但潘世恩在军机处,并未对穆彰阿形成大的制约,而在为政上,也不见他有大的作为。

潘世恩与穆彰阿,都希望无为而治,达成天下太平。穆彰阿在《读史》一诗中写道:“汉代重经术,天下良吏多。民淳安朴陋,政简无烦苛。”道光朝初期,有英和这样锐意进取,德才兼具的大臣,但是道光不重用他,而选择了小心翼翼、遵守典章制度的曹振镛。道光朝中后期,辅政的穆彰阿、潘世恩,也是谨慎小心,内敛保守的人物。

道光十七年,穆彰阿升任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之所以胜出,一是他年纪比较轻,二是因为他是满人,三是他与道光心意相通。穆彰阿主政后,很多人骂他庸碌无为。道光也曾问他,你在职多年,怎么没有突出政绩?穆彰阿却回答:“自古以来,贤臣顺时而动,不标新立异,不求一己之赫赫名望,只求君主省心,百姓安宁。”

道光是个内敛安静的人,在为政上主张守成持稳,不希望有大的变动与变革。他也知道大清国已开始陷入危机,但他不会采取任何激烈的措施,以挽回危局。道光与穆彰阿,应对危局的方法就是拖延,尽力在大政上不生出大的是非,假以时日,走出低谷。【完】

【明起连载《猎狐》】

袁灿兴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