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红色女特工26
2017-03-28 12:52:00 来源:武汉晚报

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我听了后也心直口快地讽刺王明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虽然大家都有同感,但囿于党组织的严格纪律,只能服从。后来,王明反对毛泽东的游击战略,撤去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之职,剥夺了他的军事领导权;一些同志在“肃反”扩大化中也被错误杀害,希俨的堂弟宛希先即在此时含冤而死;不少同志被审查、关押,陈毅同志亦曾遭禁闭;更多的同志被排挤、打击,很长时间不给适当工作(如邓小平、毛泽覃等)。

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实际上大大削弱了党的战斗力,起到了敌人想做而做不到的破坏效果。第五次反“围剿”时,他们又不顾敌我力量悬殊,猛攻敌人碉堡,与敌人正面硬拼,使红军遭受严重损失,被迫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红军和共产党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长征的胜利举世震惊,从此开创了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新局面,终于取得了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1931年1月间,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因“左”倾错误的影响,已受到很大破坏,许多同志被捕,地下党处于十分危急之中,营救被捕同志的任务非常艰巨繁重。专门负责营救工作的党的外围组织互济总会刚于1930年冬开过代表大会,调整了领导班子,新任书记戴晓云。

互济总会在徐家汇附近开设了一爿店,作为与在龙华监狱里关押同志们的秘密联络点。因为我曾在龙华坐过牢,党组织1931年1月决定,调派我担任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这是时任特科二科科长的陈赓同志征求贺昌意见后共同提名,经周恩来同志批准的。

贺昌向党中央推荐我之外,还推荐了潘汉年同志。大革命期间在武汉时,潘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工作过,我们有过工作关系。潘虽然没有参加南昌起义,但贺昌跟其他同志从南昌撤退来上海时,身上连一文钱的路费也没有,极为困窘,半路上碰到潘汉年。他很机智勇敢,单枪匹马地闯到一个土豪家里,用短枪逼着土豪强“借”路费。那土豪不知他带了多少人马来,吓得乖乖地拿出了一笔钱。这样就解了贺昌他们的围,得以平安地抵达上海。

自此以后,贺昌就觉得潘汉年很机智勇敢,适合留在白区做地下工作,因此就把潘汉年(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与我一起推荐给中央,留在上海从事以营救难友为主的地下工作。中央经过研究后,采纳了贺昌的建议,决定将我们的组织关系定为单线联系,并确定由我负责对外联络,潘汉年负责对内联系。

黄慕兰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6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