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帮助他们
2017-04-13 07:33:00 来源:武汉晚报

杨朝清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中学印发的《网络欺凌预防指南》出现在校园内。这本总字数将近4000字的手册,以口诀、问答等形式,对网络世界中的欺凌现象进行了定义和归纳,并向学生及家长提出了应对建议。这是国内首份由学校推出,直面“网络欺凌”的手册。

网络世界的匿名属性,为失范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行动者脱离了原有固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处于一种暂时的角色“匿名”状态。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其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扁平化舆论场。一旦网络工具被过度利用,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与校园欺凌相比,“网络欺凌”的成本更低,而且造成的心理伤害并不像身体伤害那样清晰可见。与逐渐引起各方重视的校园欺凌相比,“网络欺凌”很容易进入被忽略、被漠视的边缘地带。

不论是承受他人的恶语相向,还是遭遇隐私泄露,抑或面临“人肉搜索”,“网络欺凌”更具有传播性,带来的实质性伤害不容忽视。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防范“网络欺凌”,仅仅依靠一本《预防指南》,可能比较单薄。预防“网络欺凌”,关键在于走进未成年人的世界,找到他们存在的地方。

这不仅要求家长和老师都要“触网”,也要求他们“关注孩子的关注,纠结学生的纠结”。只有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得到”“用得上”。

对“网络欺凌”实行有效治理,不能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自我救赎。提升全社会对“网络欺凌”的价值认知,给“网络欺凌”戴上“紧箍咒”,需要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边界意识与规则意识。能够及时地寻找和发现“网络欺凌”,考验着社会的爱心与责任。

上一篇:乒乓球亚锦赛

下一篇:运动使人美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