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六一”儿童节是很多小朋友期待的日子,不少小学、幼儿园都会举办文艺活动庆祝这个节日。近日,江西南昌市的一家幼儿园要求每位家长缴纳150元的“六一活动经费”,如果不交费孩子就不能上台表演。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儿童节有所经费在所难免。不论是演出服装、道具,还是演出视频录制、刻盘,抑或租赁演出场地,相关成本往往都需要家长来分摊。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与喜悦,“六一活动经费”找到了看似颇具说服力的理由。
应该承认,一些融入仪式感和文化意义、育人功能的集体活动,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裹挟下,儿童节沦为一场节日狂欢:舞台越绚烂越好,服装越高档越好,节目越精彩越好……特别是,有了“不缴费就不能上台”的规定,本应成为儿童节主角的孩子们难免“被节日所伤”。
如今,不同的小学和幼儿园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儿童节表演也成了比拼和较量的平台。当儿童节表演和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综合素质挂钩,当儿童节表演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质量划上等号,儿童节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儿童节,我们最应该的是问问孩子,怎样做你们才会真正的快乐?
儿童节设置的初衷,在于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有“关注儿童的关注,纠结儿童的纠结”,用切实的举措改善城乡儿童的生存生态,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品质、对未来更有希望和信心,儿童节才会回归本义,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