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世界20
2017-05-05 09:25:00 来源:武汉晚报

黄门十二院士

这是一位对袁隆平影响深远的先生,他不仅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也堪称是一位数学教育家。由于当时缺乏国人编写的教材,黄先生在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里,连续翻译或编写了七本教材,尤其是他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是我国第一本中国人编写的中学教材,而他在1934年编写的《初中代数》被评定为国定教科书。对学生不懂的问题,他更是百问不厌,一遍一遍地悉心讲解,直到你听懂为止。

袁隆平一生“感到遗憾的就是数学没学好”,设若他在进入初中后就能幸遇这样一位数学老师,也许就不会留下这个终身遗憾了。而黄泰先生或许也有自己的遗憾,如果他能留美,他也许就不是当一名数学教师而是一个科学家,但作为一位教育家他也备感欣慰了。在他的学生中,竟然涌现出了包括袁隆平在内的十二位院士,在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竟然有他的三位学生:袁隆平、吴征镒和黄纬禄。他的六个子女全都成为了科学精英。黄门十二院士,一家七位精英(他本人又何尝不是一位国家精英),这样一位教育家不说绝无仅有,却也极为少有。

袁隆平不但被这样一位恩师重新激发起了对数学的兴趣,还学到了许多比数学更重要、丰富的人生智慧,这对于他的一生都有意义。2002年,袁隆平回母校(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一百周年校庆时,黄泰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如在眼前,但他在匆匆毕业后一直不知道黄先生的下落。

师恩难忘,他也曾请南师附中的校友打听黄先生的下落,几番打听后终于得知,黄泰先生已于1979年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四岁。一位渡尽劫波的老先生能够活过古稀之年,也算寿终正寝了,但袁隆平还是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之中,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黄先生画出了那个浑圆饱满的、充满了立体感的圆形……

事实上,袁隆平没能按部就班地念完高中,就在1949年4月南京解放前夕匆匆结束了学业,也可说是提前高中毕业。袁隆平的中学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也行将结束,而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即将开启。

在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身影背后,是黑白影像中出现的历史性一幕,几名解放军战士爬上南京那座总统府门楼的门顶,扯下了那面象征着国民党统治的旗帜。此前,袁隆平已和大哥隆津坐着南京解放前夕的最后一趟火车离开了南京,袁家又举家迁往了重庆。

时代的交替往往让深陷其中的当局者迷,决不会像我等后来的旁观者那样一下就能看清天下大势。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一个在民国时代的军政两界都干过不短时间的官员,在当时也面临着是去是留的两难选择。而就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袁隆平也开始报考大学。

陈启文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