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钟磬如通讯员陈默)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昨天下午,汉语言文字学家、甲骨文专家李健做客武汉“名家论坛”,他把甲骨文从神秘的殿堂请下来,现场边书写甲骨文,边教听众认字,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就讲解了百来个甲骨文,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甲骨文的魅力。
李健说,甲骨文和古埃及文字相比更加有鲜活的生命力,从殷墟时代传承至今,生生不息。
虽然甲骨文有3000多年历史,但发现甲骨文的历史却并不长。李健提到,那是在1899年的秋天,在国子监任职的王懿荣患病,他在喝完药倒药渣时发现,在几片被称为“龙骨”的药上刻有非常古朴的文字,不禁大吃一惊,并命人买了不少药店里的“龙骨”回来,发现都刻有这类文字。经过他的认真研究,初步判断这些在龟壳和动物骨骼上的文字是非常古老的汉字——甲骨文。
李健还是一位甲骨文书法家,他根据汉字的结构从最简单的甲骨文讲起,现场书写甲骨文,从字体的形义讲解入手,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讲了一百多个甲骨文。“汉字的魅力无限,而甲骨文更凸显了汉字的文化魅力。”
图/记者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