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钟磬如)昨天上午,武汉晚报未来大师赛“最美童画”比赛优秀作品展暨武汉市中小学美术特色项目作品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展。恰逢母亲节,近700件五彩斑斓的艺术作品,是孩子们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
最美童画比赛自2014年启动,至今已走过3年,累计共有万余名选手参加。三年来,几十场赛事、150名“签约小画家”、15位本地艺术家的亲自指导、每年至少一次的优秀作品展都为即将启动的第四届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展览汇集了前三届决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作品。这些作品记录着他们的成长故事和梦想缩影,让我们欣喜的是,3年了,小画家们都成长了不少。
8岁的杨若曦参加了第一届和第三届的比赛,首届比赛中她还进入了十二强。3年来,这个小姑娘陆续学了国画、科幻画,对绘画的热爱更加坚定了。第二届比赛的“签约小画家”陈子珩最初参赛时做的是黏土作品,如今接触的画种更加丰富了。“5岁开始接触画画,我的梦想是当一个画家。”4岁开始,曾一涵就开始学国画,去年她的参赛作品《我爱我家》得到导师们的一致肯定。第三届比赛小画家麦芷菡去年比赛创作的水彩画画得非常细致,被导师桑建新一眼看中,今年再次参赛,她决定画自己最喜爱的油画。
昨天在展览现场,小画家们还获得了第四届“最美童画”比赛的决赛直通证,又能参加熟悉的赛事,孩子们开心极了。
同时开展的还有武汉市中小学美术特色项目作品展,是一年来武汉市中小学学生在校美术课堂上创作的精品汇总。作品来自武汉市30多所中小学,是从本市数十所美术特色项目开展比较突出的学校选送的数千件学生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陶艺、剪纸、砖雕、汉绣、点彩贴纸、叠纸等十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和“最美童画”比赛一样,武汉市中小学美术特色项目一直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在美术体验活动中,也一直尝试作品的材料创新,注重绘画语言的表达,所以才展现出了如此丰富的美术作品。
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观众可免费观展。
(上图为孩子们参观画展记者熊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