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里的“致命错误”当追责
2017-09-07 09:46:00 来源:汉网

邓海建

开学了,小朋友们领到新教科书,有的已迫不及待翻看起来。但如果教科书上的知识错了呢?近日,湖南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

在救命的常识环节出现百般疏漏,这是诲人不倦还是害人不浅?专业人士一眼便知的问题,教材却放任流传:“里面所讲的下水营救技能是对专业救护员的考核要求,完全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会误导孩子涉险;将溺水者提脚倒立、膝顶腹部等控水方法是错误的,国外30年前就淘汰了。”

此前有数据称,我国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而溺水、交通事故则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这本错漏昭然的《生命与健康常识》,竟是由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编辑,经湖南省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委员会2006年审查通过。

有几个问题,叫人如鲠在喉:第一,给孩子看的教科书,竟然在救命的常识上误人子弟,这是复制黏贴犯的错吗?第二,理论上应该专业又严谨的严肃范本,层层审查的监督程序何以失灵?第三,明知道教科书出了问题,紧急召回制度何以缺位?

不过,召回与否只是补救,问责与否才是防患未然。一方面,要查究错误源头,看看教材编写的流程究竟是怎样大而无当;另一方面,要循着编著、审定等人名按图索骥,看看各自在教材错漏上须承担怎样的责任。

食药安全固然是社会底线,医疗秩序亦是人命关天,教材内容更是千秋之本。救人的常识却在害人,监督部门应当重视这个线索,好好追溯一下其间的权责利害关系了。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