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56岁的东湖风景区吹笛派出所滨湖村社区民警马建国,又一次来到滨湖村还建小区门前的“滨湖绿道小路”进行巡查。“滨湖绿道小路”是马建国不久前刚为这条路起的名字。
今年4月份,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施工,从滨湖村穿过,其中从青王公路到滨湖村大门这条80米进村路,因为没有名字,成为交通管理的盲区,来往车辆横冲直撞,周边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影响了绿道二期工程建设,也阻碍了滨湖社区居民的出行。
路没有名字,交通执法没有代码,乱停乱放得不到及时管理。到滨湖村走亲访友和接送快递都不方便。
滨湖村位于东湖之滨,有11个村湾、1378户居民,分散在4000亩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城际铁路、高铁线、青王公路、三环线建设穿村而过,拆迁还建改变了周边的道路,进村之路没有名字,地图上、GPS找不到进村之路,使外面的人进村都成了问题。有路可进,路却无名,都市里的村湾面临着“失踪”的困境。
8月1日上午,一名申通快递员找到滨湖村社区民警马建国求助。他有一个快递件要送给滨湖村甘刘村湾居民刘峰,可走到青王公路就不知怎么走了,百度地图显示,无路进村,他想请民警代收。
从3月份接手滨湖村社区警务工作以来,马建国已帮该村居民多次代签、转送快递件。由于从青王公路进入该村的280米小路没有名字,不仅快递员找不到路,一些到该村湾走亲访友的人也经常迷路。“这里地处城郊接合部,公交不便,开车来,车上的GPS导航找不到路。”
马建国走访发现,在滨湖村11个村湾,有3条进村道路都没有名字。道路改变后,不仅进村成问题,附近居民的门牌号也不好办。近日,马建国应村里居民要求,分别为这3条进村路起了名字——滨湖绿道小路、解河小路、甘刘小路,并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目前,这3条路的申报名字已经获得东湖风景区的批准,并正式向武汉市有关部门报备。
记者万勤通讯员王艺臻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