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勇:肺结核合并肺癌要抓“主要矛盾”
2017-09-20 07:14:00 来源:汉网

记者武叶通讯员王敏巩瑜

病人同时患有肺结核和肺癌,需尽快做手术切除肿瘤,然而这一过程极易导致结核菌全身播散。武汉市肺科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依托于在结核病治疗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针对结核病合并肿瘤的手术及用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诊疗模式。

爹爹大咯血

检查发现“祸不单行”

今年4月,61岁的汪爹爹因大咯血,被紧急送往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主任戴希勇立即为其实施栓塞止血急诊手术,控制住咯血问题。随后的检查显示,汪爹爹患有肺结核,同时右下肺还有一枚鹌鹑蛋大小的肿瘤,高度怀疑恶性。

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的情况,手术往往比较棘手,这是因为恶性肿瘤必须尽快手术,而结核感染则会令手术伤口难以愈合,此外手术很容易造成结核菌播散。例如,肺结核合并胃癌患者开完刀,结核菌全身播散的风险高达20%。

戴希勇说,两种疾病同时出现要抓“主要矛盾”,边开刀边进行抗结核治疗。武汉市肺科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在结核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结核病和肿瘤的“脾性”,因此对结核病合并肿瘤的综合治疗优势突出。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两周后戴希勇为汪爹爹实施肺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检显示为1A期肺癌。由于发现较早,患者不需要做化疗,预后比较理想。让人捏了一把汗的是,若非此次发生咯血,汪爹爹对于自己患肺结核和肺癌的情况仍浑然不知。

为什么肺结核病人

易发生肺癌

戴希勇介绍,像汪爹爹这样肺结核和肺癌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数据显示,约5%的患者先感染结核病后查出肺癌,约2%的患者先查出肺癌后感染肺结核。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戴希勇分析,最直观的原因是随着医学进步,结核病人都能得到强有力的抗结核治疗,死亡率大大降低。随着患者年纪越来越大,免疫力降低,发生肺癌的机会自然会增加。

此外临床研究发现,结核病灶慢性炎症刺激可促使病灶与邻近组织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发生癌变;外加疤痕组织阻碍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肺结核和肺癌并发的情况。

戴希勇介绍,肺结核患者出现以下信号,需提防肺癌的可能: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又突然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出现不规则的发热,胸部隐痛或钝痛;出现声音嘶哑,或触摸到锁骨上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无效,病灶持续增大。

戴希勇提醒,鉴于肺部疾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建议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病的患者,每年复查1—2次低剂量螺旋CT,以便及时发现肺癌的端倪。

肺结核药物治疗无效

应考虑手术

去年,武汉市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六千余例,约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服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常规方法。通常来说,新发肺结核经过2—3个月规范治疗,80%以上结核病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不过,仍有少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无效,需借助于外科手术。

戴希勇介绍,结核病的外科治疗主要有两种情况。结核病属于全身性疾病,但以局部表现为主,倘若口服药物不能奏效,就需要做手术切除病灶。这就好比马蜂太多无法一一杀灭,便把马蜂窝连窝端掉,再来收拾“漏网之鱼”。

第二种情况是结核病治愈后形成肺部空洞、肺组织毁损的病人,由于毁损肺没了生物活性,很容易出现曲菌球感染、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其中,曲菌球感染表现为大咯血和痰中带血,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为了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肺部空洞和毁损的病人均建议做切除手术。

专家介绍

戴希勇,主任医师,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会员。

从事外科及结核病专业20余年,擅长肺癌、肺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以及其他肺外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以及胸腔镜技术,对围手术期重症及术后并发的处理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周四上午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