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血病,很多人想到的是“不治之症”,其实,在白血病家族,有一种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称“慢粒”),可以说是“幸运”的白血病,因为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可治、可控的“慢性疾病”,甚至通过规范治疗能够实现停药“治愈”。
9月22日是国际慢粒日,这一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幸运”的白血病——慢粒。
经常头晕、乏力、腹胀,
需要提高警惕
慢粒在我国的年发病率约0.39~0.55/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15%,主要发病年龄在45到50岁。
慢粒起病可以用“悄悄来袭”形容,因为它在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常常表现头晕、乏力、腹胀、体重减轻等,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摸到胃的左下方鼓起来或出现肿胀,同时还伴有面色苍白、长期劳累感等,就要多加警惕了,建议去医院及时就医。
规范治疗,
可以像慢性病人一样工作、生活
身患血液肿瘤仍然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于慢粒患者而言,确实如此。
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黎纬明教授告诉记者:“得了慢粒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这个病现在治疗效果很好。据了解,慢粒治疗靶向药物格列卫(伊马替尼),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发展,当患者的分子学缓解程度达到深层分子学反应,甚至有希望尝试停药来控制疾病发展,即无治疗缓解。
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刚刚批准慢粒一线治疗药物达希纳将无治疗缓解数据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
“当然,停药治疗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和严密监测下。”黎教授强调,“停药后患者必须定期进行严格的PCR监测,一旦发现血液中白血病细胞重新抬头,就需要重新开始靶向药物治疗。”
医保可覆盖,
为实现“治愈”梦想提供保障
国家医保为慢粒患者实现“治愈”梦想提供了保障。据了解,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将慢粒治疗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纳入医保,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治疗的福音,因为治疗费用不再是门槛。
(文中部分信息来自诺华)
记者田巧萍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