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设计周的国际化启示
今年11月第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即将举行,而早在3月,新加坡设计周(SingaporeDesignWeek)也完成了它的第4个年头。
作为亚洲设计界的盛事,其创办方新加坡设计周理事会坚信在创意驱动的经济时代,设计已成为解决问题、平衡利益、挖掘潜力,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望于新加坡设计周来发展壮大新加坡设计行业。
今年主办方打出“设计的进军”口号,来自当地或国际创意机构、公司在期间将会举办超过100场展会、研讨、讲座及工作坊等活动。
从事建筑设计多年,Sam参与过新加坡启汇园、香港新机场等项目的设计工作。至于武汉设计双年展,此前三届一次不落,“从首届侧重武汉工程设计成就的宣传到上届武汉市民的广泛参与,武汉设计双年展逐步实现了全民创意狂欢的蜕变,不过距离国际品牌设计展还有距离。”
“国际化”恰恰是新加坡设计周的成功经验,上届设计周期间,无论是巴黎時尚家居设计展,还是国际家具展都汇聚几十个国家优秀作品展示;新加坡设计商务高峰会吸引多名政界领导、商业精英、行业专家与新兴创业者参与。
本届,新加坡设计周理事会又开展与时代传媒公司的合作。Sam说:“国际化的激情碰撞与灵感对话,不仅为新加坡设计界,也为世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带来巨大上升空间,‘新式创新模式’值得同样年轻的武汉设计双年展借鉴。”
武汉设计现在遇到很好的时代
3年半前接受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邀请担任客座教授,Sam和武汉的渊源颇深。
作为跨界达人,毕业最初的几年混迹于新加坡的“华语乐坛”,在新加坡有名的“木船”酒吧与林俊杰、孙燕姿等创作人一起写歌、玩音乐,网络上还能搜到Sam写的歌曲和本人出镜的MTV。
“把创意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是新加坡政府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如果武汉要往设计之都的方向发展,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改善,如何留住人才?”,Sam说“如果有学生问我,我会劝他们留在武汉从事设计工作,因为武汉未来的城市发展前景非常不错”。
Sam眼中的武汉和新加坡存在许多共性,比如地理资源、自然气候,就算不适应武汉的咸辣口味,Sam也掩饰不住对这座城市的好感,“我喜欢武汉新机场的设计和沿江建筑群的城市新发展。武汉有最好的河流和湖泊,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曾参与过武汉市政府主持的关于保护古建筑及历史建筑文物的论坛活动,Sam说,“我更愿意看到政府将这些建筑投入到市民的使用中,比如改造成民宿或酒店,可以用的建筑才是活的建筑、好建筑。”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我认为武汉设计现在遇到很好的时代,更多的人开始接触设计、欣赏设计”,Sam认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受益者,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记者陈馨
“创意会让城市更有魅力,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因此了解并喜爱武汉。祝愿武汉申都成功。”
[受访人]
左颂玟SamCho
新加坡建筑设计师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建筑学硕士SXO设计总监
[链接]新加坡概览
新加坡由于自然与土地资源的贫乏,必须依赖创意来寻找应对多种挑战的实用出路。“新加坡设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崭露头角,至今已成为亚洲设计界最有影响力的名片。
④
来自设计之都
的访谈
右图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由市政厅和前最高法院改造而成,用别具特色的树状支柱撑起新建的走道)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