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家风》唱出武汉人的“家教”
2017-10-13 07:16:00 来源:汉网

王海涛

万江峰

吴思思

本报讯(记者黄丽娟)家风是什么?谈到这个话题,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共鸣。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昨天,武汉市歌舞剧院创作的歌曲《家风》入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引发关注和热议。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由中央文明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指导,中国文明网、央广网主办的“唱响主旋律、喜迎十九大”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征集传唱活动,经过广泛征集、专家评选,推出20首优秀作品,《家风》就是其中之一。

词作者王海涛解读——

家风就是“家教”

武汉歌舞剧院院长王海涛,是《家风》的词作者。近年来,他创作了《武汉人》《汉绣知音》《大城工匠》等一批原创歌曲作品。

昨天,王海涛在接受采访时说,《家风》是去年的创作作品,本是为大型文艺晚会的“命题作文”,但是他并不想写得古板说教。

在王海涛的理解中,“家风是立世做人的风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他认为,对武汉人而言,家风就是“家教”。“比如我们小时候,家里人就教导我们,筷子不能插在饭上,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还要尊敬长辈、小孩子不能撒谎……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都是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一个人最初的价值观就是靠这些建立的。只有家教好了,孩子长大了品行才能端正、才能干大事。”

王海涛说,细想起来,一个家庭核心价值观就是家训,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于是,在歌曲《家风》的一开头,王海涛就写下了“我家家规一条条,那是祖辈继承的传家宝,德为上、智为高、体为本、风华茂、感师恩、育幼苗、寸草心、春晖报……”这样的歌词。

曲作者万江峰解读——

主旋律作品也要“接地气”

《家风》的词作定下后,交给了国家一级作曲万江峰谱曲。

虽然是一首主旋侓作品,但是万江峰的想法不是创作的“高大上”“程式化”。在他的理解中,为大型文艺晚会写的《家风》或许可以写得激昂有力,但是也可以写得非常生活化。

家风是什么?歌词里面写了很多平常小事:“登书山、勤思考、游艺海、陶情操、笃友谊、讲道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万江峰说,正如歌词所说家庭就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风都是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传承,所以我在编配的时候,用了童声吟诵来吸引人,加强旋律的处理。”

演唱者吴思思解读——

有种和观众拉家常的感觉

《家风》的唱法选择了通俗唱法,邀请了85后歌手吴思思来演绎。她曾在央视《中国正在听》节目获得亚军。

吴思思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伢,谈到对家风的理解:她认为就是家庭美德的体现,“小的时候,家里长辈就教导我们吃饭不能bia叽嘴,碗里的饭盛多少吃多少,不可以剩饭,还有要尊老爱幼,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这些小细节都是形成良好家教的表现,也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演唱《家风》时,吴思思的感受是,既要保持沉稳大气的风格,也要有丝丝入扣的真情。她在很多演出中都唱了这首《家风》,特意体现出女声的平缓轻柔,将歌词娓娓道来,“有种和观众拉家常的感觉,也让他们在聆听中受到感染,更加能领会家风的含义。”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