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几万块,就可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广告词会不会让你心动?“我们不是亿万富翁的后代,但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的祖先。”这样的广告词是不是让你心潮澎湃?
所谓年金险,是指投保人定期缴纳一定保费,然后在某个时间领取返还金的保险产品。然而,标榜“财富增值”的年金险真的能实现财富梦吗?某险企人士表示:年金险并不具备保障功能,是一种类似“强制储蓄”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1日起,年金险的首次返还要在5年后,万能险不能以附加险形式存在,热了很久的年金险开始降温了。
年金险实际收益率
约3%-4%
无论是以往附加万能险的旧年金险,还是新规后单独账户的新年金险,其实际收益率多处于3%-4%之间。广告宣传的“财富效应”实际上并不真实。
以某险企的旧年金险“X意来”为例。若为零岁宝宝年缴2万元,缴10年,从保单首年起,每年返还的6144.8元进入万能险账户。以5.5%的万能结算利率为例,该小孩18岁时万能险账户价值为18.12万元。加上主险现金价值15.72万元,整个保单总现金价值是33.84万元,整体的年化收益率只有3.93%。
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年金险的投资收益基本跑不过银行理财,而且新年金险前五年没有返还,中途退保必然亏损。
“年金险实际是把当下的资金安全输送到若干年后来返还。所谓‘收益率’,只是险企为防止‘通胀侵蚀’给出的风险贴水。要依靠此处为百万富翁,是不可能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教育和养老是主要用途
既然收益达不到预期,为什么还要买年金险?其实,年金险的主要用途是子女教育金和养老金。不少父母都将年金险设定在小孩上大学时领取返还金。比如,年轻夫妇刚买了房,但小孩未来教育费用又是刚性支出,所以每年挪出的几万块钱,一来希望规避风险,二来希望有一定增值空间,年金险就比较合适。
以一险企的“XX福”为例,若年缴1万元(首年在万能账户额外追加1万元)分10年缴,10年累计缴纳11万。则18年后保底收益16.3万元,中档和高档收益也分别有18.3万元和20.2万元。年金险收益虽然不高,但有一笔长时间的稳固现金流,可当作养老补充,实际也是在分散资产风险。此外,银行理财经理也认为,虽然短期理财比年金险收益高,但在市场利率逐渐走低情况下,长期来看,年金险可起到“时间换收益”的效果。
1、年金险的风险平摊功能薄弱,在没有配置意外险、医疗险、寿险等纯保障产品前,没必要去考虑年金险。
2、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年金险适合作为底层资产配置。高收益的股票、信托与基金等资产伴随着诸多不确定风险。但年金险类似强制储蓄、利率固定,对平滑通胀风险起到较好“安全垫”作用。10月1日后,年金险的首次返还推迟到5年后,且没有附加万能险账户,对比的要点则在于“预定利率”。
分析人士指出,预定利率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同等保额情况下,预定利率越高,意味着缴纳保费就越低。”目前市面上最高利率只能到4.025%。实际上,保监会在2013年8月2日下发的《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而保险期间为10年及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单,其评估利率上限为法定评估利率的1.15倍,即是4.025%。
3、年金险涉及到长时间、乃至终生的时间周期,尽可能选择一家投资稳健的保险公司购买。记者李小娟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