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用地面积:约288公顷■核心区面积:约83公顷
规划定位:聚集国际企业总部、地区企业总部,提供国际化高端商业及文化休闲功能,公交主导、适宜步行、低碳可持续的国际总部商务区。
创新模式“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运营。
建设方式“四先四后”:先规划后建设、先配套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
■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53.60亿■建设周期51个月
设计亮点
打造华中首个“保险+”国际总部商务区。入驻17家世界性、全国性金融保险企业区域总部。
构建“三首层”立体城市。以3600米“生态树桥”联系地上、地面、地下,形成融商务、休闲、交往、景观于一体的城市舞台。
刷新城市新高度。建设648米华中第一超高层标志塔楼,集聚13栋200米以上超高层商务楼宇,重塑长江天际线。
建设低碳发展实践区。区内全部新建建筑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地标建筑满足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全区达到国家绿色园区示范工程。
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采用雨水滞留、储蓄、渗透、净化和利用设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6.7%,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70%,实现高效集水、平衡生态。
建设长江首座江水源能源站。集中提供冷热源,100%满足商务区空调冷热负荷与生活热水需求。
立体交通便捷化。建设1.8公里地下环路,与过江隧道连通,将车流引入地下,提高交通效率,净化区域地面环境品质。
挑战世界最大基坑。22万方基坑同步开挖。
景观绿化、文化艺术功能齐全,中央公园总面积5.33万、城市公园总面积4.4万、音乐厅3万;保留现状铁轨、老火车站等历史遗存,建设“文化之路”。
塑造智慧社区。建立集数据传感、处理、分析于一体的智慧应用系统,在交通辅助方面实现停车诱导、交通管控;生活便利方面实现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安全保障方面实现事故监察、电子预警;环境治理方面实现环境监测、环卫感应。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