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木在作报告
本报讯(记者关晓锋通讯员邓洲方丽玲)“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为什么?因为住房这个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充分展现了我们党花大气力解决民生重点难题的决心和勇气。”说这话的人叫朱克木,今年69岁,退休后在梨园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担任主任。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朱克木主动提出愿意下社区为大家作报告,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他说,党的十九大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他作为一名老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担任梨园街关工委主任的8年里,朱克木坚持每周两次到街道下社区作报告。梨园街有8个社区,地域分散,跑一圈20公里。每次从青山的家里出发时,他总要在书包里带一瓶矿泉水、两个馒头,就这样坚持了8年。由于交通不便,他都是步行到社区、学校。一次从街机关出发,他连走了两个社区,突然头昏眼发黑,低血糖发作,只好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来,就着矿泉水慌忙咽下馒头。稍事休息后,他还是坚持赶到社区作完当天的报告。
2013年,医生说他因为长期步行导致膝盖半月板三度损伤,在住院的3个月期间,他仍坚持每周一次跛着脚到社区指导关工委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街所有社区都是“五好关工委”。
从2015年起,朱克木又被区关工委聘为“五老报告团”成员。为了作好报告,他常常是一篇稿子改了又改,为了一个数据查了一本又一本资料。他所作的报告,通俗易懂,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朱主任每次来社区跟我们作的报告我们都蛮喜欢!朱主任每次说的都是身边的例子,没有老百姓听不懂的大话、套话,有时候我带孙子来听,小伢都听得进去。”武铁佳苑社区关工委主任李云兰提到朱克木主任说道。
朱克木的许多好朋友心疼并劝他说:“退休了就退休了,好好出去玩,街道也没给你一分钱,还拼命为街里做事,为么事?”他的回答是:“我就是为了伢们好,为了后一代什么都值得。”他常说:“世上有一种情怀,就是甘愿付出,不需要回报”。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