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疾,演奏家的挡箭牌
2017-11-24 07:21:00 来源:汉网

柏林爱乐乐团与王羽佳联袂演奏通讯员陈思摄

只是不知郎朗的手疾究竟是源于练琴太苦或演出过频或其他原因

(武汉)阿申

西蒙·拉特尔爵士与柏林爱乐乐团的绝唱——2017中国巡演,被郎朗的一双大手遁于无形。

本来在此次中国巡演中,郎朗与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柏林爱乐合作演奏巴托克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无奈却因手疾(腱鞘炎)而临时取消了演出,改由另一位中国籍青年女钢琴家王羽佳替任。有趣的是,这场由“大牌”换“小牌”的演出不仅没遭人抱怨,反倒大大地刺激了乐迷们的神经。那些已购票者有如中了大奖,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演奏家囿于手疾不得已而取消演出,并非奇闻怪事。譬如傅聪老先生就有过这样的状况。傅老尚年轻时(38岁),在维也纳摔伤,骨折手指;后又因练琴过度,不可避免地患上演奏家的职业病——腱鞘炎,只得终日以特制的手指型手套护手。他最严重的时候,不仅十指包裹严实,手掌至手腕亦被绷带捆绑,活脱脱一个“包老爷”的样子。

即便如此,老爷子也不会轻言放弃演出,而且还会更加勤于练琴,以求尽快恢复手指功能。我看见他音乐会当天一大早便将自己关进舞台旁边的休息室练琴,中途只吃一份小吃,晚上音乐会开始,直接从“琴房”走向舞台开演。有一年,七十多岁的老先生腱鞘炎发作,双手不展,实在不能登台,为此还专门写信致歉,令乐迷动容。

郎朗与傅聪的手疾还是有区别的,大约可作“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傅老因伤致病,当属“继发”;郎朗因琴所致,“原发”无疑。只是不知郎朗的手疾究竟是源于练琴太苦或演出过频或其他原因,总之,以他所学应该不是技术方法不当所致。

说来也巧,在国内正式公布郎朗与西蒙·拉特尔和柏林爱乐中国巡演消息的前一天,我们恰好在柏林的爱乐大厅(柏林爱乐所在地)与柏林爱乐的演出经理盖尔哈德·福尔克交谈。话题自然谈到郎朗,盖尔哈德·福尔克直言,郎朗是中国人,在中国很有影响,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票房。我闻言窃笑,笑柏林爱乐低估了自己或是高估了郎朗。

果不其然,尽管开票即一抢而空,殊不知却有一拨“要不是郎朗我早就去抢票了”的乐迷死扛着不下手。据我看来,这拨乐迷不在少数。他们不喜欢郎朗的“皮笑肉不笑”,不能理解一年两百多场演出之外还有多少时间练琴——如果不练琴怎能悦己悦人!最让人捶胸顿足的,是一个世界级古典钢琴大师居然可以在空旷的体育场靠电子扩音设备演奏。要知道,体育场馆历来都是流行歌手盘踞的地方,岂容古典音乐家插足!于是,这次郎朗因为“手疾”与柏林爱乐失之交臂,乐迷们并没有太过失望。倒是临阵换场的王羽佳,仿佛是吹来的一阵馨香,令乐迷们欣慰到窒息。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