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长及脚踝的羽绒服,43岁“冰山女”仍冻得瑟瑟发抖。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周仲瑜介绍,畏寒怕冷是阳虚的典型表现,从冬至时节开始内服膏方,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可为患者“驱散”冬季的寒冷。
冬进膏方有助于扶正固本
武汉连日最低气温跌破0℃,这对43岁的肖女士来说特别难熬。昨天,她裹着一件长及脚踝的长羽绒服,来到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周仲瑜的门诊,希望通过膏方进补能够让身体暖和起来。
民间有云,“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周仲瑜介绍,畏寒怕冷是阳虚体质的典型表现,门诊像肖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冬季是补阳扶正之时,进补则以膏方为最佳。
她介绍,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有两款经典膏方“补肾壮腰膏”和“补肾舒筋膏”,是湖北名老中医李家康教授在家传秘方基础上,经过辨证立法、量体用药,精心调配而成,可起到补虚扶弱、抗衰延年、防病治病的功效,对肾虚、腰椎病、颈椎病、脊柱病变、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老年性骨关节炎病有明显的调治效果。
周仲瑜介绍,膏方进补从冬至“一九”开始,到“九九”结束,若能同时配合针灸治疗、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灸“三阴交”可调“三经”气血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以阴阳调理灸为特色,阴阳调理灸又分为督灸、脐灸、药饼灸、药箱灸、药艾灸等常见类型。周仲瑜介绍,从取穴上来说,各种灸法选取的都是任脉和督脉上的穴位,可以提升人体正气,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其中,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两个特殊的时令施以阴阳调理灸,分别称为“三伏灸”和“三九灸”。
“冬季膝关节、肩关节冷痛,腰腹和四肢寒凉,这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周仲瑜介绍,过去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如今年轻人越来越多,和过度贪凉有关。不少女性为了求美,冬天也只穿一条单裤,甚至故意把腰部和脚踝露在外面,这些行为都会导致阳气不足。阳气不足生寒,而寒凝则会导致疼痛。周仲瑜坦言,把秋裤扎进袜子里,才是对冬天最大的尊重。
周仲瑜说,针刺可以痛经止痛,艾灸可以温经散寒。针对畏寒怕冷的阳虚人群,灸法治疗有补肾、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提升人体正气、护卫人体阳气以抵御寒气。
除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灸法治疗,市民也可以通过艾灸“三阴交”,达到养生保健目的。周仲瑜介绍,“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经常艾灸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
记者武叶通讯员胡梦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