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帆
5岁的侄女喜欢听故事,每天晚上都要我给她讲故事,故事听多了,还要我同她一起根据故事的情节表演。
有天晚上,讲完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的表演又开始了。我演老马、蚱蜢、老牛,她演小马。当表演到小马要过河蚱蜢阻止时,我喊:“别过河,别过河,水太深啦,我的一个伙伴掉到河里淹死啦!”
“我不怕,我是乌龟。”
“你不是小马吗?怎么变成了乌龟?”
“你看我背上的包包,我就是乌龟。”
她背上背的是一个枕头,还真有点像乌龟壳。我被她的这即兴表演给逗乐了。除此之外,她有时还会在表演中添加点现代元素,比如:蚱蜢说河水深,老牛说河水很浅。这怎么办呢?她说:“打个电话问妈妈。”
讲完几个故事,夜已深了。兴奋的她无法入睡,说想在广东读书的姐姐。透过玻璃窗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我随口念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她听后说:“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说:“你想姐姐,把你的想法告诉月亮,让月亮带给姐姐;姐姐想你,同样也可以让月亮带给你。”
“告诉太阳行不行?”她问。
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下说:“太阳在白天出现,人们忙,没空去想。比如你白天上学跟同学玩得快乐,不想;现在夜里你睡不着觉,就想。月亮夜里也不睡觉,所以呢,我们就借月亮用一下。”
她似懂非懂地点了一下头。考虑到她明年就要上一年级了,我有意识地讲一些古人勤学的故事。讲完了“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她惊叹:“天呀,多么痛!”
又讲了“凿壁偷光”的故事。她说:“我觉得那个人有点傻。”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他把人家的墙都打破了,你不觉得他傻吗?”
侄女的天真浪漫,真让我开怀。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