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进行的U23亚洲杯,中国队虽小组赛出局,余音却绕梁三日。昨天各大网站热炒的新闻,是球迷将以“空场”的方式,抵制接下来的比赛,抗议裁判不公。
据新闻里称,之前有中国队参加的三场小组赛,场场观众过万。但因遭遇黑哨,中国队含冤淘汰后,观众锐减,韩国Vs澳大利亚的观赛人数最多,不过678人,泰国Vs巴勒斯坦的比赛,甚至只有120人捧场。“球迷们能够做到的事情极为有限,只有表达拒绝去现场看球的决心,未来淘汰赛,现场观众可能会更少。”
这样的新闻,听起来当然很燃,快意恩仇够给劲。然而稍微严谨一点,多摸一下鼠标的话,很轻松就能翻阅到另一组数据:中国队没被淘汰的前两轮,外国球队之前的比赛,上座率同样强不了多少。日本Vs巴勒斯坦360人,约旦Vs沙特240人……场均观众也不过五六百人而已。
作为非顶级青少年赛事,U23亚洲杯票房号召力不足,没啥丢人的。东道主无缘晋级后,球迷越发缺乏捧场的兴趣,也在情理之中。非逼着大家去看不想看的球赛,这当然没道理,但部分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怂恿球迷去抵制比赛,更有故意带节奏的嫌疑。
前国足主帅米卢说得好,中国足球起步落后,想要奋起直追,需要足协、球员、媒体一起发力,同时做到最好才行。足球青训的发展,依然态度决定一切。
假如媒体,能切实报道上座率。假如足协,能老实承认在亚足联的话语权有待加强。假如球员,能如实反省,输球除了裁判背锅,自己有没有一定责任……假如对待足球,我们的态度够端正,比方说至少诚实一点。
中国足球没少惦记过弯道超车,各种心眼、盘外招也都试过,最终结果,无一例外是栽进了沟里。
陈开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