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宅大院里的 商帮旧影
2018-02-12 07:13:00 来源:汉网

(成都)李贵平

前几天看过央视播放的一则环保公益广告:一群白鹭在枝头嬉戏,树下是灰瓦白墙的民居,背景是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它们的家园,生命在这里繁衍,有个安宁的栖息之地,是快乐的,它们的树下是居民区和小学,可它们从未被打扰,当清晨来临,人们和鸟儿一起醒来。”我不禁脱口而出:“这不是云南喜洲吗?”

喜洲古镇,滇藏茶马古道上一颗低调而生辉的明珠。喜洲的名气可能不及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那么大,而洱海边通透的阳光却将她照射得明丽生辉,洗濯得铮亮脱俗。

穿过古镇,犹如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让人仿佛找到了南诏古国的神韵。随便走进哪户人家,不是白族民居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就是“四合五天井”;不是门楼上遍布着石刻,就是房檐下饰满了木雕。主人们通常并不介意这些东张西望的陌生人。他们还会放下手头的活儿,笑嘻嘻地告诉来客,门前的牌坊寓意何在,堂前的牌匾又所从何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并不遥远的历史,那些茶马古道上马帮如织的岁月,那些喜洲商帮叱咤风云的往事。

当地人说,不去严家大院看看,那是白来了喜洲。严家大院,位于喜洲小镇中央,占地2500多平方米。这是一座多个院落套连的深宅大院。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进了过厅就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  

严子珍(1870-1941),大理喜洲人,白族,民国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创办人。严子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七八岁时就去卖水补贴家用,十几岁时进入商号当学徒。严子珍,凭着过人的商业才华,步步打拼,终成远近闻名的喜洲首富。

严子珍创办的“永昌祥”商号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和经营机制,有着严明的十条号规。当年,严子珍执掌“永昌祥”时还发明了沱茶,这种酷似小窝窝头的紧压茶,不但便于马帮运输更耐储藏,口感也更醇厚,至今畅销不衰。“永昌祥”最盛时,70多家分号遍布大江南北及香港、缅甸瓦城、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资产达2000万银元(约合现在的40亿人民币),放在今天,也算是规模不小的企业。

不去严家大院看看,那是白来了喜洲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