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高琛琛)“体质太招蚊子,走哪都被咬!”“给宝宝带防蚊手环,有用吗?”“好妈手册”微信号(whhaomama)正式上线后,最近,“蚊子”成了读者群里热议话题,妈妈们心疼孩子被咬得满身包、准妈妈们担心防蚊用品影响健康,都想寻求安全、有效的防蚊方法。专家建议:首选物理方法防蚊,多洗澡、穿长袖长裤。
读者周女士在微信后台诉苦:自从进了5月,6岁的女儿晚饭后从小区里玩耍回家,都要带几个“蚊子包”回来,脸上都被咬伤,看着心疼,“求安全、有效的防蚊方法”。
准妈妈何女士更烦躁,从小就很受蚊子“青睐”。上个月刚刚发现怀孕,听说孕早期是胎儿大脑、神经发育的重要时段,不能轻易用药,她每次被蚊子咬伤都不敢涂药,只能默默忍受。
对此,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付桂莉介绍,孕妇和儿童的确是需要重点防蚊的人群。蚊子喜欢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比如体味重、易出汗的人。孕妇受到怀孕影响,新陈代谢加快,是蚊子喜欢的人群;儿童皮肤娇嫩,被蚊子咬后症状较重,一旦抓破就可能糜烂、流水,恢复起来较慢,
特殊人群怎样防蚊?付桂莉建议,优先考虑物理方法防蚊:安装纱帘、纱窗;床上挂蚊帐;户外活动可穿轻薄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少到花草密集的地方活动。此外,多洗澡,可以减少体味;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相对可靠、有效,含量不超过10%的驱蚊剂,可以考虑给2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
对民间流行的“驱蚊偏方”,付桂莉认为,要么效果不明显,要么孕妇和儿童要慎用。
口服或喷维生素B1水,并没有科学研究证实此法有效;戴驱蚊手环、用驱蚊贴,这类产品大多含有驱蚊剂,只能在小范围内发挥作用,效果不理想;涂清凉油、风油精,这些物品中大多含有樟脑、桉叶油、薄荷等,孕妇要慎用。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