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体重仅有650克的早产宝宝转危为安,用心呵护危重新生儿;他成立华中地区首家母乳库,让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吃上母乳;他在省内率先开展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让早产儿妈妈见证和参与孩子的救治和护理;他带领团队举办新生儿窒息复苏公益培训,足迹踏遍全省各地……他就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夏世文,湖北省内乃至国内新生儿救治的领跑者,也是巴掌宝宝的“超级奶爸”。
为巴掌宝宝的生命日夜坚守
昨日下午,7个月大的早产宝宝睿睿来复查。
睿睿出生时,体重仅有650克,巴掌大小,皮肤像胶冻一样,还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一出生便被夏世文用温箱接到新生儿科。从入院到出院,整整72天,夏世文带领他的团队日夜为这个幼小而脆弱的生命坚守着,陪着他先后闯过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宝宝们。看到睿睿,心里才踏实。”夏世文说。
“再小的宝宝都是上天的礼物,再危重的新生儿都是个鲜活的生命。”在夏世文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不断突破早产儿救治的极限,经他们救治的早产宝宝遍布省内外,还有埃及、巴西、巴基斯坦等在汉外籍人士的宝宝。
用人文情怀破冰早产儿护理模式
8月1日上午9点,3位参加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妈妈更衣、消毒后,在护士的带领下进入专门的早产宝宝区域。给宝宝哺乳、换尿布,怀抱宝宝躺在躺椅上,把脱掉衣服的宝宝紧贴在自己胸前,做“袋鼠式护理”。
多年来,夏世文推出的多项新生儿科人文关怀服务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率先之举。2016年,华中地区首家母乳库在省妇幼建成。“我们的目标是让这里的每个新生儿都吃上妈妈的奶。”夏世文说。
黄疸是新生儿科常见病,部分患儿需接受蓝光治疗,以往患儿不得不住院与家人分离。夏世文在省内率先推出了日间光疗病房,症状较轻的黄疸宝宝可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治疗,让母婴不再分离。
乐善有恒,大爱无疆,从成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至今,夏世文30年如一日的呵护着这些幼小的生命群体,是宝妈们口中当之无愧的“超级奶爸”。
记者黎清
通讯员周建跃温红蕾黄洁莹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