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蔡丹发明小儿肠部造口袋固定腹带
2018-11-23 07:28:00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薛源)2岁男孩成成(化名)因肠穿孔、肠坏死,两周前在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做手术切除了部分坏死小肠,并做了肠造瘘手术,通过临时的造瘘口排便,术后三个月才能关瘘。22日出院前,护士一边教成成妈妈怎样护理造口,一边递给她一个手工缝制的“造口袋固定腹带”。这将是未来两个多月里,护理造口的“秘密武器”。

这个“神器”是由该院护士、国际造口治疗师蔡丹发明。蔡丹介绍,儿童肠造瘘口一般在术后3个月关闭,中间这段时间得用造口袋收集患儿的大便。常用的护理方法是,抹好造口护肤粉后将造口袋粘贴在外露肠管上。但肠造口患儿每次进食后,水和奶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就通过造口流出来,导致造口袋的底盘很容易松动,再加上孩子好动,常使肠造口袋脱落。孩子皮肤娇嫩,大便渗漏以后,极易引起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甚至伤口裂开。如果频繁更换造口袋,孩子哭吵厉害,又容易造成造口出血和脱垂等并发症,甚至需要二次手术。

“怎样才能让造口袋不易脱落呢?”蔡丹和同事们琢磨了好长时间,产妇使用的腹带给了她们灵感。

蔡丹将脑中的想法手绘成草图,利用休息时间选购材料,客串起“裁缝”。在科室同事们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调整修改,最终形成目前成型的大中小三种型号的腹带,供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佩戴。

蔡丹介绍,三片棉布由弹力绷带连接,第一片和第三片的棉片上缝有魔术贴。使用时,根据患儿的腰围调节好比例,再粘牢魔术贴固定好。这样,既可以减轻腹部压力,防止造口肠管脱出,也不用担心患儿活动时造口袋滑脱了。

2017年,蔡丹设计的“小儿肠部造口袋固定腹带”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