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历经6个多月的航行,跋涉约4.8亿公里,美国“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将于26日抵达最终目的地火星,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心深处”奥秘的任务。
按计划,“洞察”号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6日15时许(北京时间27日4时许)在火星艾利希平原着陆。它将以每小时约2.1万公里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层外缘,2分钟内时速降至约1600公里,随后下降、着陆。整个过程在约7分钟内完成,很多工程师把这7分钟称为“恐怖的7分钟”。
“洞察”号首席科学家巴纳特用“异常困难”来形容这次登陆任务。他说,“洞察”号要完成多个极其复杂的动作,才能实现平稳着陆,其中影响成败最关键的两大因素分别是——超音速降落伞的部署和雷达系统的锁定。
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6公里的高空,“洞察”号顶部的巨大超音速降落伞将打开,随后,6个点火装置将同时启动,使着陆器与隔热罩分离。降落伞的部署不仅对于着陆器在短时间内急剧减速至关重要,还将帮助着陆器打开、伸展并朝向火星表面。
“降落伞将以超音速展开,要在风洞中通过数学建模整个过程或者测试这个过程,将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巴纳特对记者说。
在与隔热罩分离后,“洞察”号的三条腿将展开并锁定。此时,雷达系统启动,将向火星表面发射脉冲信号,以测量探测器的高度和下降速度。
“雷达系统将准确锁定降落点,向‘洞察’号的机载计算机反馈高度、速度等信息,由机载计算机运算并指导其着陆过程。雷达锁定的过程需要‘洞察’号完全自主完成,非常困难,风险很大。”巴纳特说。
与“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些火星探测器“前辈”不同,“洞察”号是固定式探测器,大部分科学任务将通过原地的钻探实验完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