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扩建5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下一代好读书、读好书,市政府工作报告传递的信息令人欢欣鼓舞。
5岁宝妈舒婷:我家住在汉口北,从事个体经营,5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让我操心。增加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与小学,这样的好消息来得很及时,我的担心减轻了很多。
国企员工李辉:我家附近有5个大型小区,可只有一家公立幼儿园,能够上公立幼儿园的孩子凤毛麟角。我们家月收入有1万多元,算是小康家庭。可除开房贷、日常开销,孩子的每个月的学费是3000元,占了家庭开销的三分之一。如果政府扩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我们不仅是经济上的减负,更让人精神感到放松。
江汉区前进社区居民李龙:未来我们家大宝将进入小学读书,二宝将进入幼儿园成长,这样的消息让我们真是开心。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汉街居民卢铿:教育是基础性、普惠性的民生,同时也是衡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举措,表明我们的政府始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洪山区第二小学教师范颖: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了解政府新一年在教育上的投入后感到兴奋又有动力。教育关乎下一代,是百年大计。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未来的发展。教育资源更加均衡,长足发展,是每个市民共同的期盼。
幼师向彦婷:我是一名幼师,也是一名二孩妈妈。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不仅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更能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个体经营户陈华斌:增加公办中小学与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方便家长,也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更为均衡,体现出社会公平。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被政府关心,真正体现出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孩子健康成长,武汉的明天会更好,对此我深信不疑。
记者戴旻阳姚传龙谢冰林费权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