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物种搭配有何讲究?
2019-01-16 07:33:00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火星叔叔”郑永春解释,由于月球环境非常恶劣,这次实验选择的物种,要求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可以抵抗极端温差,而且还要耐辐射,适应月球上的低重力条件。由于罐子小,生长空间只有1升左右,植物的个头也不能太大。

除了上述条件,选择这些物种,还与人类将来在月球上的生存有关。其中,土豆是全营养食品,是未来太空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和营养。

棉花是主要的农业作物品种之一,既能作为衣物保暖,也可以用于缓冲减震、生产绳索等,在太空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

油菜是中国南方常见的油料作物,在幼苗期,油菜还可以作为绿叶蔬菜直接食用。

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与萝卜、卷心菜等蔬菜一样,都属于十字花科;由于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特别好养活,所以是太空种植的常客,此前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科学实验中也上过天。

这次搭载的科普载荷,实际上是一个密闭的生物系统,包括4种植物,分别是土豆、拟南芥、油菜和棉花。这些植物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实用和研究价值,它们吸收阳光、水、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合成有机物。

此外,还有一种昆虫是果蝇,担当了消费者的角色,负责吃掉植物。酵母是分解者的角色,用于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供植物呼吸。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果相互匹配得比较好的话,是可以在密闭状态下实现自我循环的。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科普中国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