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桢:5秒“点亮”肺部实现精细成像
2022-09-15 12:56:00 来源:武汉晚报

13日上午,本报记者见到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磁共振影像部副主任陈世桢时,她正在化学实验室做活体小动物荧光成像实验。把小白鼠放进机器内,不一会儿,电脑上就显示出它的荧光图像。她说,“我们要反复实验,观察最新研究的造影剂能否精准到达小白鼠身上的肺部肿瘤。团队希望在人体肺部疾病研究上更进一步。”陈世桢说。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但传统的肺部疾病检测技术有一定的缺陷。“胸透、CT等当前临床磁共振成像技术,信号来源于人体中水的信号,肺部是空腔组织,在成像时,肺部就像是一个‘黑洞’。传统技术也不能对肺部最重要的两项功能——通气功能和气血交换功能进行定量评估。”

十多年来,陈世桢一直在研究如何把肺部“点亮”。作为团队核心骨干成员,陈世桢参与了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的研制,她主要负责其核心部件自旋交换光抽运的光抽运泡的设计和涂层的优化。

什么是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陈世桢介绍,患者穿上特制“小马甲”,吸入特制的氙气体,屏气3—5秒钟,肺部的角角落落即清晰“可见”。这一装备有效解决了肺部结构和功能的无损、定量、可视化检测瓶颈技术背后的科学难题,让肺部疾病无处隐藏。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陈世桢主动请缨,带领抗疫科研攻关临时党支部赴武汉同济医院和金银潭医院一线,利用该装备在全球首次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肺功能精准、可视化评估,为后续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客观、有效、可量化的评价。

如今,陈世桢的脚步依然不停。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已经实现“看得清”,团队的下一步目标是实现“看得准”,他们希望通过靶向技术,精准判断肺部疾病的种类。

文/记者覃柳玮通讯员况昕昀

图/记者许魏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