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祁燕通讯员马遥遥)增生的肉芽组织几乎将患者气道塞得难以呼吸。近期,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亲手为患者定制硅酮支架,并成功植入气道,不仅成功畅通了气道帮患者重获了新生,经胡轶主任“DIY”的硅酮支架也不易再生肉芽。据了解,自该院在2014年开展硅酮支架植入技术以来,胡轶主任就开始“DIY”支架,让许多重度气道狭窄患者重新健康呼吸。
汉口杨女士今年50岁,两个多月前,她因脑出血在一家医院救治时紧急进行了气管切开来帮助呼吸。一个月后,杨女士康复回家后不久出现了频繁咳嗽,喉咙里还常有白痰,自行服用止咳药和咽喉片,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一周前,杨女士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饮水呛咳,呼吸也变得困难,家人急忙将她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用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时发现,杨女士的气管上端有反复增生的肉芽组织堵塞了气道。一般来说,要解决目前的气道狭窄问题只能选择植入支架。大部分医院普遍使用直筒支架,医生操作轻松,植入难度低。但胡轶坚持用对技术有更高要求的硅酮支架,它能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所接触体表没有缝隙,愈后更美观。
术前,胡轶根据杨女士的病情和气道情况,亲自动手为她定制硅酮支架,将直筒型硅酮支架进行改良,在支架的上缘打孔。硅酮支架的材质更加柔软,与人体气管组织相容性更优,不易生肉芽,在上缘打孔则更能契合杨阿姨气道的情况,方便固定,防止滑脱。随后,支架植入非常顺利,经过改良定制的硅酮支架撑开了狭窄的气管,杨阿姨重获新生。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2014年在华中地区首次应用硅酮支架植入技术。从那时起,胡轶主任面对重度气道狭窄患者和气道肿瘤患者,都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定制支架。
“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气道情况也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优的治疗方法和最适合患者的支架来打通气道进行治疗。”胡轶告诉记者。无论是改良硅酮支架还是金属支架上装上放射性粒子精准“绞杀”肿瘤,经过胡轶主任“DIY”的支架让许多重度气道狭窄患者和气道肿瘤患者重新健康呼吸,更好地提升了患者后续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