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湖湿地上空十多种猛禽翱翔
2022-10-31 09:33: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明眺生通讯员赵银斐)日前,沉湖湿地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在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近20只猛禽。

30日,该队队长、武汉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姚波告诉记者,22日上午,他们在沉湖湿地七壕保护站附近监测鸟类时,发现空中出现了鹊鹞、白尾鹞、白腹鹞、日本松雀鹰、普通鵟、红脚隼等几种猛禽,数量接近20只。

“最近两三年,沉湖湿地的猛禽数量明显增多。”一直关注沉湖湿地猛禽状况的武汉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魏斌说,最明显的标志,是省内罕见的4种雕类猛禽乌雕、白尾海雕、白腹隼雕和蛇雕,均在沉湖湿地现身。

2020年10月中旬,他在沉湖湿地七壕保护站附近第一次观察拍摄到一只乌雕。这是一只当年长大的乌雕亚成体,羽色和喙质感较嫩。去年,又在王家涉湖发现两只成年乌雕,还拍到它们猎捕反嘴鹬的图片。当时,数百只反嘴鹬集群起飞,忽左忽右,快速变换阵型造“鸟浪”,以抵御乌雕的攻击。但乌雕十分勇猛,在“鸟浪”中横冲直撞。

记者了解到,沉湖湿地近几年出现的猛禽有十几种。其中九、十月份常见的,主要是白腹鹞、鹊鹞和普通鵟(读“狂”音)。稍晚,红脚隼和白尾鹞会相继出现。红脚隼数量较多,通常成群结队出现,最多时有上百只。它们在空中飞行姿态优美,还会在空中抓取蜻蜓等昆虫进食。

沉湖湿地最常见的猛禽是红隼,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在观鸟圈被称为留鸟。

还有一种猛禽游隼,冬天在沉湖湿地常见。它们喜欢捕食小型鸟类,比如藏身芦苇荡中的雀鸟,也会捕食体型较大的野鸭和反嘴鹬等水禽,因为攻击性强,野鸭惧怕,所以赢得了“鸭虎”的绰号。

“沉湖湿地的猛禽增多,表明这里的食物非常充足,生态链日益完整。”魏斌说,猛禽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有的以水鸟为食,有的以鱼类为食,还有的以蛇、蛙和昆虫等为食,猛禽增多,说明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同时,这些食物链顶端的鸟类的增多,也表明这处湿地的生态链在日益完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