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见习记者栾嘉雯通讯员李亮明芳丽李晶)“这个手提烘是一百年前的‘暖手宝’,很多人都没有见过。”11月15日上午,江夏区金口街道金水闸社区居民万凡春拿着自家的老物件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件反映金水闸片区生活变迁的老物件正式进入了文化展示角的“展品等候区”。
金口古称“涂口”,拥有2300余年历史积淀,春秋战国现雏形,汉隋商船忙不停,清至民初商贾兴,以“黄金口岸”闻名。“金水闸社区是金口街最具文化底蕴的社区之一,为了让更多年轻的居民了解当地水运及历史文化,我们准备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二层平台上,打造承载金水闸记忆的文化展示角。”金水闸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俊告诉记者,这个提议是两个月前7位老党员向社区提交,经过居民投票一致通过的打造方案。
73岁的曾木金在金水闸社区住了40多年,这里的每一处变化他都能说出个一二来。“有时候下楼散步碰到小朋友,我就会告诉他们这条新修建的马路在过去是怎样的。”老人说。“听众”越来越多,曾木金老人发现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他就和熟悉的6位老党员组成了“讲好金口故事”小组,每逢社区主题党日或者邻里聊天,小组成员就带着居民讲述金口的历史。
“一张照片可以凝固一个瞬间,一件旧物可以珍藏一个年代。”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小组成员张保桥提议,可以将居民家中现存的老物件利用起来,放置在社区文化展示角,金口的前世今生就能一目了然。
10月初,一份份征集老物件的宣传单被送到金水闸社区的每户居民家中。“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搬出来的老物件都拍了照,发送到社区群里。”李俊说。
经过居民们的斟酌与挑选,文化展示角选定的一号和二号展品正是居民胡子和从自家院子里带来的两件碾米器具。他介绍,“上世纪50年代,我的祖父在金水闸旁开了一家碾坊,那时居民端上桌的绝大部分大米都来自于此。”为了让居民更好地了解两项器具的工作原理,他还按照1:20的比例绘画出了使用说明图。
“描绘金口生活的字画、百年前使用过的水壶、参与防汛工作的蓑衣与马灯……这几天征集到了不少老物件。”李俊介绍,目前收集工作进入尾声。社区文化展示角的设计方案正在居民代表大会上征集居民意见,方案确定之后,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