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不只是浪漫而已
2022-11-16 06:01:00 来源:武汉晚报

你印象中的楚文化是什么?是《楚辞》的浪漫奇想,是青铜器的庄严厚重,还是漆器的神秘瑰丽?18日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看见纪南城》将在央视十套每日21时播出,每日一集,湖北卫视也将于近期播出该片。一段不止于浪漫的楚国历史,将呈现在观众面前。

■将历史人物还原为普通人

让Z世代共情楚文化

2014年,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在央视播出,第一次在屏幕上完整呈现出悠久而宏大的楚文化历史。时隔8年,大型历史纪录片《看见纪南城》再次亮相央视。不再是厚重的编年体,而是选择与现实更为贴近、风格更为轻松的主题化呈现,将通过《郢都之谜》《楚人的世界》《思考者》《崛起年代》《青铜》《一脉千年》等六集,以楚国古都城纪南城为时空焦点,梳理出纪南城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重要作用和现存价值。

在制片人谭海燕看来,楚文化作为长江文明的重要部分,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在参加纪录片节时,她惊讶地得知:“现在的纪录片观众有六成都是年轻人,Z世代对纪录片的热衷,倒逼我们要寻求突破,用年轻态的表达去贴近网生代观众。”

“传统认为,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者。但我们想表达,它还是中华文明断层中的修复者,在楚国墓葬中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漆木器、丝织品,是在北方墓葬中很难见到的。”总导演纵红雨希望观众看到楚文化的恢弘璀璨,“除了《楚辞》里的瑰丽、浪漫,它还有发达的科技、先进的理念”,但他也想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引发观众共鸣,“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楚威王作为当时的风流人物,武力强大,但他也不过是一个有抱负、有野心的中年人,有他的历史局限性”。

■引河入城、车船分流

楚人比你想象中更“领先”

2000多年前的楚人为何会将两条河流引入城市?河道为何呈现出模拟自然的弯曲与河汊?现代城市中的潮汐车道与纪南城有何关系?在《看见纪南城》中,这些问题被一一抛出。纪南城被认为是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文献中有记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这人潮如织的画面,让摄制组联想到现代城市中常见的早高峰、堵车;与周围水路相连的河道,则让他们联想到现代江河中的船闸。在大胆地猜想、小心地求证后,纪录片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纪南城有8处城门,其中有3处水门,水门可容纳货船通行,这些被引入城内的河流可用于水路运输,直抵长江。

楚人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则在纪录片中单独成篇。纪录片从纪南城城北的郭店墓葬出土的一批楚简入手,带观众进入竹简修复工作者的日常,在逐渐显现出来的墨迹中领略“太一生水”的独特宇宙观。而在整部纪录片的末尾,屈原当年发出的《天问》与“问天”火箭发射的画面交织,形成跨越2000多年的回响。

■拍摄遍布十余个省市

导演成“群演”

曾经的楚国“地方五千里”,纪录片摄制组的足迹也遍布全国十余个省市。据透露,2020年立项以来,摄制团队先后数十次到纪南城遗址实地勘景、拍摄取景,查阅了十多本相关书籍,近100G的专业论文,整理文物条目三千多条,修改文稿二十多次,全景式地解构这个伟大的都城。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尹弘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硕担任该片的学术顾问。

2021年正式建组以来,外拍行程遍布大江南北,用镜头记录每个曾经与纪南城有勾连的地域,西北新疆木垒的商旅古道遗址、青海省赛什腾山的冷湖天文观测站、西南玉龙雪山下养马的玉湖村、重庆巫溪县的千年古盐道,还南下海南文昌拍摄“问天”火箭发射,并在影视基地中用情境重现的方式鲜活地演绎出纪南城中的当年人、当年事。

有趣的是,不少主创也成为“片中人”,过了把“戏瘾”。总导演纵红雨饰演荀子、鬼谷子,分集导演麦克峰则在弥漫的油烟中饰演了一名铁匠,“耳朵鼻孔里都是黑的”,被群演发问:“你为什么要受这个罪?”

记者万旭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