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勾起中国人情怀的动画厂牌,最传统的中国故事,在最现代的艺术理念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月1日起,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ilibili联合出品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正式开播,两集观看量已近500万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大胆突破自我的创新,让观众一边感慨“童年回来了”,一边点赞“不愧是上美影”。
这个西游故事里
看不到孙悟空的脸
《中国奇谭》系列由速达、朱贝宁总监制,陈廖宇总导演,邀请了10位导演分别打造了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以雄奇想象缔造出“奇境入梦,我在其中”的新鲜体验感。
在人们对上美影的记忆中,《大闹天宫》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西游记》更曾是国产动画乃至国产电影的制胜法宝之一。《中国奇谭》系列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就与《西游记》相关,但这恐怕是第一部看不到孙悟空脸的西游故事。短片虚构了一群想吃唐僧肉的妖怪,主角则是一只小喽啰猪妖。22分钟的故事里,有妖界“打工人”的辛酸:做箭、砍柴、擦锅……奔忙到头秃,想出了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却被质疑“你在教我做事吗?”也有普通人的温馨,小猪妖也会被妈妈唠叨要多喝水、学会照顾自己。片尾的两次反转,更是引人深思。明明是小妖怪的故事,却让观众看到了自己,“句句不提人,却句句不离人”。
在《小妖怪的夏天》里,画面还是熟悉的青绿山水,故事还是熟悉的西游除妖。到了第二集《鹅鹅鹅》,就成了截然不同的画风。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仅有几个字幕提示故事变化;全片也只有黑、白、红三种色彩,用素描画出哥特式的风格。它很前卫,但观众很快发现,它改编自志怪小说《鹅笼书生》,角色身上有着《天书奇谭》狐妖阿拐的影子。画面留白、剧情留白,这个极具实验性的短片,却引得人想要看一遍、再看一遍,很多观众评论“没太看懂,但很喜欢”。
不愧是上美影: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对80、90一代而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童年里的一道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经典作品不胜枚举,水墨、木偶、剪纸、敦煌壁画等中国传统元素都被用于动画创作中,至今仍被视为国产动画的巅峰。
近十余年来,上美影似乎淡出了观众的视野,成为凝固的回忆。但在《中国奇谭》的网络弹幕中,无数网友惊呼“不愧是上美影”“我的童年回来了”……更令人感动的是,它没有被老厂牌的辉煌历史所束缚,反而将传统元素玩出了前卫、先锋的味道,让古老的故事与现实有了共鸣。
在与观众的交流中,《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表示:“神话可以是古代的,但今天也有,未来也可以有。它其实就是人类对未知东西的想象或者对自己内心愿望的投射,甚至神话中的形象就是人或人性某一面的具象化表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本片总监制速达则说道:“《中国奇谭》是传承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进行的创新和尝试,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力求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
据悉,《中国奇谭》还将继续推出三维动画《林林》、二维动画《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剪纸定格动画《小满》、偶片定格动画《玉兔》、三渲二动画《小卖部》和《飞鸟与鱼》等六部作品,编织出或诡异、或惊悚、或神奇、或浪漫的奇妙梦境。
记者万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