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等城市气温有望“暖”破纪录
2023-01-05 06:02:00 来源:武汉晚报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北京时间1月5日23时5分将迎来小寒节气。民谚所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往往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已经到来。但本周,我国大部地区升温势头延续,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多地将暖得如同常年3月甚至4月初,部分地区或打破同期气温最高纪录,恍如“人间四月天”。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是低于小寒的。北方地区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之说,古诗词中也有“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之句。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通常出现在“三九”和“四九”。“今年小寒始于‘二九’第六天,终于‘四九’第二天。此时节,北方大地冻得比较坚硬,南方的阴寒也日复一日。”由国庆说。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时节,虽然寒冷难耐,却即将迎来冬春相交之时。古人早就认为,春天已经一点点到来,开始慢慢逼退冬天,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春山可望”的光景。

智慧的古人根据大自然的变化,将小寒至谷雨阶段共八个节气,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对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风”。风动花开,待这“二十四朵花”次第登场、退场,人们便从冬末开始慢慢走过整个春天,从而进入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

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尤其是梅花,在腊月迎寒怒放,成为寒冬里的报春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有花如此,寒天何惧?

“二九”暖如“人间四月天”

眼下,我国正处在“二九”期间,但近期冷空气势力整体偏弱,全国大部持续回暖。未来十天,各地气温还将继续回升,长江沿线一带暖得罕见,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最高气温有望冲击20℃+,部分地区气温还可能突破常年1月上旬历史纪录。

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大城市升温日历。“目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处于持续回升状态,5日至8日是本轮升温过程的主要时段,8日前后,各地气温将达到顶峰。”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

根据预报,8日前后,安徽、湖北、江苏、浙江、湖南、江西、贵州等地最高气温将达20℃上下,最高气温15℃线也北推至陕西中南部、河南北部一带,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高10℃或以上,虽处于“二九”,多地却暖如3月甚至4月初。

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大城市升温日历显示,这轮升温过程中,长江中下游等地是回暖最明显的区域,多地最高气温将突破20℃,暖如初春。

武汉8日最高气温22℃,很有可能打破当地1月上旬的最暖纪录,硬是达到了春分节气的气温。长沙9日21℃、杭州9日20℃、合肥8日19℃,都可能接近甚至会打破当地常年1月上旬气温最高纪录。

常年1月上旬,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最高气温在8℃上下,此次升温后天气偏暖程度历史同期少见,堪比当地4月初。北方城市中,西安、银川、太原的最高气温也将超过10℃,其中西安6日和8日最高气温或达到15℃以上,暖出当地3月中旬的水平。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专家提示,全国大部开启升温的同时,昼夜温差也将拉大,建议大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谨防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是进补的绝佳季节。专家建议,冬令进补要有的放矢,药补、食补相结合,在日常饮食中宜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如羊肉、鸡肉、鸭肉、萝卜、红枣、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可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让身体“暖”起来。

专家提示,应早睡晚起,多注意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同时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习惯晨练的人们,可适当推迟外出时间,日出后锻炼。晨练时应佩戴帽子、手套,注意头部、手部的保暖。此外,可以多进食一些牛羊肉等温热滋补食物,防御寒冷侵袭。

综合新华社、中国天气网报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